- 拼音版原文全文
暮 春 早 起 唐 /顾 非 熊 柳 梢 暗 露 滴 清 晨 ,帘 下 偏 惊 独 起 人 。鶗 鴂 数 声 花 渐 落 ,园 林 是 处 总 残 春 。
- 注释
- 柳梢:柳树的末端。
暗露滴:悄悄地滴落露水。
清晨:早晨刚起床的时候。
帘下:帘子下面。
偏惊:特别地惊动。
独起人:独自起身的人。
鶗鴂:鸟名,杜鹃的一种。
数声:几声。
花渐落:花朵开始凋零。
园林:花园或庭院。
是处:到处。
总残春:到处都是残败的春天景象。
- 翻译
- 清晨时分,柳树梢头悄然滴落露珠。
帘幕之下,独自起身的人被鸟鸣惊醒。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晨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观察和感受。"柳梢暗露滴清晨"中,“柳梢”指的是柳树的尖端,而“暗露”则形容早晨微弱的阳光透过柳叶洒落,带有细雨般的湿润感,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柔和的氛围。诗人通过这一景象捕捉到了清晨的特定时刻和气息。
"帘下偏惊独起人"表达了诗人在这宁静的早晨被突然惊醒的情形。这里的“帘”可能指的是窗户或门上的布幔,而“偏惊独起人”则传递出一种意外和孤单之感,暗示着诗人可能是被什么声音或情绪所唤醒,但周围却是一片寂静。
"鶗鴂数声花渐落"中,“鶗鴣”指的是杜鹃鸟,它的叫声常在中国古代文学中作为春天即将结束的象征。诗人通过描写杜鹃的鸣叫和花瓣逐渐飘落,传达出暮春时节的哀愁与无常。
"园林是处总残春"则表明尽管春天已经接近尾声,但在这园林之中依然留有春日的情景。这里的“残春”并非完全消逝,而是给人以一种希望和美好的期待,诗人的情感似乎也随着这份对自然界微妙变化的观察而起伏。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描绘了早晨的宁静、春天即将结束的情景以及个人独特的内心感受,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怀与自然美景交融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满江红.晨谒露筋祠,乞顺风,比归舟而旗脚已转。用频迦效白石生故事韵一阕,书以绛笺,焚之甓湖,以续送迎神曲
初日丛祠,已褪了、莲衣茜香。
荒湾转、一行旗脚,灵猋送将。
唱得野风门外曲,行人系缆有王郎。
黯湖天、飘堕五铢衣,云锦章。蚊雷歇,催曙光。
来樯隐,去楫忙。蓦堤边白鸟,惊人自翔。
三十六湖楼上立,阑干回似女儿肠。
奏神弦、吹浪起粼粼,摇佩珰。
齐天乐
江山瘦了才人骨,扶鞍未妨娇马。
响屟埋鸳,遗邱引虎,空怆吴宫残霸。东风许借。
拓花外鸥天,柳边鸳社。
四百琵琶,酒阑愁向曲中写。
东吴年少俊侣,算迦陵竹垞,同峙三雅。
老却西风,苏台仕女,闲剩纤腰一把。座中听者。
怕此夕箫声,两头吹哑。断梦蛮江,隔帘寻旧话。
高阳台.过达官故居感赋
颓柳窥池,残阳据阁,娇春不放闲花。
访石搜松,难消美酒生涯。
虚廊久静轻泥落,记旧时、燕子人家。
遣无聊,堪话兴衰,犹数栖鸦。
当年珠履嬉游地,指青奴传烛,绿婢煎茶。
璧月琼尊,清商怨起琵琶。
东风日暮馀啼鸟,且问谁、金谷繁华。
更何心,独客凭栏,愁满城笳。
霜花腴
茂陵病起,尽醉吟,平生自笑儒冠。
老圃英浓,晓天霜饱,秋愁遣却应难。碧云梦宽。
漫独携、尊酒花前。
愧年来,怪侣狂朋,笠簦风雨旧盟寒。
无限繁华销歇,但萧萧落叶,送尽残蝉。
爽气催诗,绮怀如酒,飞毫写向兰笺。待寻钓船。
伴五湖、波月娟娟。算归时、检点尘襟,共谁和泪看。
红情.忆汪涤芸
春风又至,念故人此日,心怀何似,案牍劳劳,为底双鱼便慵寄。
一别于今隔岁,问诗卷、添来还未。
怪近日、藕孔刀兵,变幻竟如此。尘世,寄庐耳。
纵栖息晏游,有甚滋味。
不如归是,拚饮中山博沉醉。
知否吾侪拙甚,风月外、更无长技。
但举首、南望也,故园芜矣。
烛影摇红·其一晨起空斋瓶梅乍拆,横斜有态,孤艳动人。因约同志芰瘦秋香榭,为消寒第十集赋
瘦尽湘烟,丝丝窗外柔魂小。
帘栊新放嫩寒偏,冷梦空寻到。冶夕啼妆换了。
溅脂痕、缃奁冻晓。小楼醒味,禅榻温黁,赚伊花笑。
阑畔东风,酒人飘去愁多少。
一分愁是一分春,替写相思照。剩碧苔廊未扫。
谩由他、西帘日抱。卢家社燕,冷暖无猜,病怀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