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宿 淮 阴 南 楼 酬 常 伯 能 唐 /皇 甫 冉 淮 阴 日 落 上 南 楼 ,乔 木 荒 城 古 渡 头 。浦 外 野 风 初 入 户 ,窗 中 海 月 早 知 秋 。沧 波 一 望 通 千 里 ,画 角 三 声 起 百 忧 。伫 立 分 宵 绝 来 客 ,烦 君 步 屐 忽 相 求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忧(bǎi yōu)的意思:形容烦恼、忧愁非常多。
步屐(bù jī)的意思:指行走不稳定、步履蹒跚。
沧波(cāng bō)的意思:指江河湖海中的波浪,也比喻人事变幻不定、世事变迁。
渡头(dù tóu)的意思:渡头是指河流或水域的边缘,也可以指渡口的一端。在成语中,渡头比喻事情的关键时刻或转折点。
分宵(fēn xiāo)的意思:分开夜晚,指分别过夜。
古渡(gǔ dù)的意思:古代的渡口,指古时的船只渡口。
海月(hǎi yuè)的意思:指月亮在海中倒映的景象,比喻虚幻、不实际的事物或人。
画角(huà jiǎo)的意思:指用画笔描绘角的形状,比喻能力高超的人。
来客(lái kè)的意思:指来访的客人。
南楼(nán lóu)的意思:指高楼大厦中的南面楼阁,比喻地位高、权势大的人。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乔木(qiáo mù)的意思:比喻人的思想、行为或事物的本质高尚、不同寻常。
日落(rì luò)的意思:日落,太阳从地平线下降,天色渐暗的现象。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事物或人的衰落、结束或消亡。
入户(rù hù)的意思:进入家门;进入别人的住所。
三声(sān shēng)的意思:指声音高低起伏,有节奏感的阴平、阳平、上声。
外野(wài yě)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外的人或事物,也可指不专业的人或事物。
相求(xiāng qiú)的意思:相互寻求,互相请求。
一望(yī wàng)的意思:远远望去,一眼可以看到的景象。
早知(zǎo zhī)的意思:如果事先知道,就能避免麻烦或损失。
伫立(zhù lì)的意思:指人长时间地站立不动。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时分的淮水风光图。"淮阴日落上南楼"一句,设定了全诗的情景和背景,时间是傍晚,地点在淮阴的南楼,景物则是日落的壮丽。接下来的"乔木荒城古渡头"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自然的荒凉,乔木指的是参天古树,而荒城和古渡头,则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
"浦外野风初入户,窗中海月早知秋"两句,不仅描绘了南楼的环境,也传达了季节变换的消息。野风轻拂过水边的住宅,而屋内已能望见海上的明月,这不仅是景象的写照,更是对秋意萧瑟的抒情。
"沧波一望通千里,画角三声起百忧"则将视野拉远至千里之外,将听觉感受提升至能引发无数忧愁的地步。"伫立分宵绝来客,烦君步屐忽相求"最后两句,则是对旅途中人的一种关切和邀请,希望对方不要急于离去,而是停留下来共度这宁静的夜晚。
整首诗通过对秋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思念与对过往岁月的回忆。同时,也反映出诗人胸中蕴含的情感深沉,视野开阔,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归
束带还骑马,东西却渡船。
林中才有地,峡外绝无天。
虚白高人静,喧卑俗累牵。
他乡悦迟暮,不敢废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