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雨斜侵幔,回风曲抱沙。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飞花(fēi huā)的意思:形容花朵在风中飘舞,也比喻文字、武艺等技能的高超。
辜负(gū fù)的意思:对别人的期望或信任感到愧疚,没有达到对方的期望或背离了对方的信任。
回风(huí fēng)的意思:
(1).旋风。《楚辞·九章·悲回风》:“悲回风之摇蕙兮,心冤结而内伤。” 清 钱谦益 《宝严湾枫林》诗:“白杨萧萧响空谷,长似铃鐸悲回风。”
(2).旧时高级官员坐堂之前,手下吏役要向他报告:一切准备妥当,并无意外事故。然后吩咐升堂。这种报告,叫做“回风”。《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巡捕官回风已毕,解审牌出。”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出堂规》:“早堂,各役回风毕,把仪门皂隶领钥开门。”
(1).旋风。《古诗十九首·东城高且长》:“迴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緑。” 唐 杜甫 《对雪》诗:“乱云低薄暮,急雪舞迴风。” 清 曹寅 《惠山纳凉歌》:“柳上一蝉鸣不已,柳下迴风激流水。”
(2).曲名。《洞冥记》:“帝所幸宫人名 丽娟 ,年十四,玉肤柔软,吹气胜兰,不欲衣缨拂之,恐体痕也。每歌, 李延年 和之。于 芝生殿 唱《迴风》之曲,庭中花皆翻落。”寂寞(jì mò)的意思:形容孤独、冷清,没有人陪伴或交流。
里正(lǐ zhèng)的意思:指在行为、品德上表现得非常正直、公正的人。
梁园(liáng yuán)的意思:指相聚、聚会的地方。
年华(nián huá)的意思:
[释义]
(名)时光,年岁。
[构成]
偏正式:年(华
[例句]
年华似流水。(作主语)破雪(pò xuě)的意思:破除积雪,指春天到来。
相看(xiāng kàn)的意思:互相注视,互相看着对方。
迂回(yū huí)的意思:指行走或思考时绕远路,不直接而曲折的方式。
园客(yuán kè)的意思:指在园林游览时的客人,也用来形容游客或参观者。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雪中静谧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日雪景的美丽与孤寂。首句“寂寞梁园客”,开篇即营造出一种清冷、孤独的氛围,仿佛诗人独自一人在寒冷的冬日里漫步,感受着四周的寂静。接着,“迂回剡曲家”一句,暗示了诗人所在之地的地理位置,以及周围环境的曲折蜿蜒,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
“一冬初破雪,万里正飞花”两句,将时间限定在冬季初雪之时,同时又以“万里”一词扩展了视野,让读者感受到雪花漫天飞舞的壮观景象。这种对比手法,既突出了雪景的宏大,也强调了诗人的个体感受。
接下来的“带雨斜侵幔,回风曲抱沙”描绘了雪后雨滴与微风交织的场景,雨滴轻柔地落在窗帘上,微风吹过,带着湿润的气息,环绕着沙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生机的氛围。这两句通过细节描写,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立体感和动态感。
最后,“相看如不醉,辜负此年华”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感慨。在这样的雪景中,诗人似乎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但同时也流露出一丝遗憾——如果不能完全沉浸其中,享受这份美好,那么便是浪费了这难得的时光。这句话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捕捉并呈现了雪中冬日的独特魅力,既有视觉上的美感,也有情感上的触动,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看山行
青山长许白云遮,林霭多端拥石霞。
晓山素面朝天出,暮山微黛使人誇。
朝暮看山山不厌,山容山意为我赊。
混沌胸前时凿窍,虚空眼际日生花。
独秀峰头烟抱玉,七星岩顶月飞华。
虞山遥对湘山竹,漓水微同汨水沙。
幽人占尽看山眼,山不远人人自遐。
愿作山泉通落涧,愿随涧水入天涯。
岭梅开遍催秾李,篱菊飘馀压露葭。
相思江畔几回立,银河阻绝断星槎。
惟有寒山朝暮色,飞光滴艳满清洼。
此日看山兼忆水,使予愁绪益参差。
肃宗
深居莫漫倚升平,天宝当年久讳兵。
南诏烟尘畴敢问,渔阳鼙鼓自相惊。
马嵬杖屦难收队,龙厩分驹乍转程。
剪棘为朝虽草创,封丸传赦已风行。
此时兴复人皆望,何事安诛史尚横。
衣白山人徒受紫,宝鞍良姊又居营。
剑门花鸟停朝泪,戎幕鸡乾出夜声。
掌禁仍归帷幄侍,军容谁许众勋瞠。
可怜西内空呜咽,眼看张李独伤情。
已传鼠雀睢阳尽,复见风沙邺下倾。
东都未必殊精彩,河朔终须倚父兄。
但使汾淮常在阃,岂烦回纥再收京。
西汉十二帝
秦嬴鹿失楚骓已,乃公马上空相侈。
威加海内悲故乡,四皓不来将易子。
左袒终归侧室儿,右相安刘功孰比。
天为一代启仁君,景残武纵叨馀美。
少子曾孙繇博陆,昭明宣核安遐迩。
杂霸贻谋初乱家,元成以下安足齿。
岂知伏莽在新都,漫愁飞燕为祸始。
麒麟罢禅金縢作,著石丹书符命起。
卯金孺子辞未央,新室文母空投玺。
白水真人弗绛衣,铜匮新皇何日止。
集雅诗二十首·其三箕子
于戏白马客,已罢玄王鞚。
哀哉剖心人,墓石烦周砻。
颇疑披发子,信宿从殷众。
酸风出故墟,秋黍伤心动。
哭泣总非宜,悲歌隐馀恸。
凄凄麦秀词,有泪无声送。
歌声百世存,存兹亡国痛。
三仁共一歌,彼狡终如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