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闭关》
《闭关》全文
明 / 王世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虚自群喧草大还,不多青眼尘寰

由他国士谋国若个山人肯往山。

长病医方无胜懒,渐贫生莫如悭。

地垆榾柮煨生芋,风雨萧萧闭关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闭关(bì guān)的意思:闭关是指修行者或学者为了专心学习或修炼而隐居起来,不与外界交往。

尘寰(chén huán)的意思:指尘世间的繁华纷扰、喧嚣浮躁的世界。

大还(dà hái)的意思:指回报或报答的力量或规模很大。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国士(guó shì)的意思:指具有高尚品德和卓越才华的人

莫如(mò rú)的意思:没有比...更好的了

谋国(móu guó)的意思:为国家谋划策略,筹谋国家大事。

贫生(pín shēng)的意思:贫穷、贫困

青眼(qīng yǎn)的意思:对某人或某事物看重、重视。

若个(ruò gè)的意思:形容态度或表情冷漠、不在意的样子。

山人(shān rén)的意思:指居住在山中的人,也泛指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人。

生计(shēng jì)的意思:

◎ 生计 shēngjì
(1) [means of livelihood]∶谋生的办法
教育是为生活而不仅仅为生计作准备,是为生存而不是为谋生作准备
(2) [living]∶生活的状况
但伙计本非仇敌,生计艰难,要求提高待遇,也正是人情之常。——柯灵《遥夜庥》
(3) [plan] ∶谋划;产生计策
事生谋,谋生计。——《鬼谷子》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喧草(xuān cǎo)的意思:形容嘈杂喧闹,声音大而密集。

医方(yī fāng)的意思:指医生的治疗方法或医学的知识技能。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所作的《闭关》。诗中,诗人描绘了一种远离尘嚣、自我封闭的生活状态。首句“虚自群喧草大还”,形象地写出诗人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宁愿选择孤独而非随波逐流。次句“不多青眼畏尘寰”,表达了他对尘世的畏惧和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由他国士谁谋国,若个山人肯往山”两句,暗示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认为真正关心国家的人寥寥无几,而自己则选择了隐逸山林的生活。接下来,“长病医方无胜懒”,诗人以身体多病为由,表达出对繁琐生活事务的懒散态度,而“渐贫生计莫如悭”则揭示了生活的困窘,但他宁可节俭度日,也不愿改变现状。

最后两句“地垆榾柮煨生芋,风雨萧萧且闭关”,描绘了诗人闭门不出,独自在简陋的环境中煮食生芋,任凭风雨交加,足见其决心坚守内心的选择,与世隔绝。

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王世贞在政治动荡时期对于个人隐逸生活的坚守,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作者介绍
王世贞

王世贞
朝代:明   字:元美   号:凤洲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生辰:1526年-1590年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
猜你喜欢

春祈社稷坛

物土敷坛五色方,祈禋亲诣练时良。

夏松殷柏对诚妄,后稷勾龙配克当。

八政农先诚国本,四时春首祝年穰。

前朝甘雪沾优渥,举趾东郊正叶祥。

(0)

玉鸡

谁琢峚山璞,宛看陈宝雄。

诗传丹禁里,经注洛川东。

猜睨如思斗,轩心那就笼。

宵衣陈座右,可拟咏齐风。

(0)

长河进舟川涂即景三首·其二

两行堤柳嫩才稊,谁贯明珠万缕齐。

却忆冲烟开画舫,垂虹桥在广陵西。

(0)

游偏凉汀作

滦州境内两奇胜,夷齐庙及偏凉汀。

肃谒清圣挹古貌,高台临碧为延停。

轻舆向南三十里,横山秀色蔚岌嶬。

笑指面前滦水云,急流先我来何驶。

兰椒石磴登夤缘,峰容波态相澄鲜。

遥思六月松下坐,谡谡涛泛凉来偏。

好景多属化人国,文殊问道维摩默。

摩挲往迹辨金明,壁上有诗僧不识。

倚岩飞阁坐凭流,昔年游兴一晌酬。

化民成俗今然不,初心自问多增忧。

(0)

寄题敖汉瀑布水

我爱敖汉瀑布水,今来路隔三百里。

题诗睫眼十一年,飞注东流殊未已。

(0)

夏至日有事方泽礼成敬述

曈曈曙景苍,帝幕色惟黄。

祀典修周岁,畴官报正阳。

薰风韶琯叶,湛露玉觞瀼。

鸿贶安贞永,钦承敬益蘉。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