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雷比部携酒同古比部夜过得何字》
《雷比部携酒同古比部夜过得何字》全文
明 / 欧大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寂寞奇字其如载酒何。

秋辞三署直,夜向五陵过。

玉笛吹花早,银床坠叶多。

他宵明月下,荒径忆鸣珂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吹花(chuī huā)的意思:指吹走花朵,比喻一切都毁灭殆尽。

寂寞(jì mò)的意思:形容孤独、冷清,没有人陪伴或交流。

鸣珂(míng kē)的意思:指人才得以施展才华、展示才能。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奇字(qí zì)的意思:奇特、特殊、不寻常的字。

其如(qí rú)的意思:类似于、如同

三署(sān shǔ)的意思:三署是指古代官员的三个不同的职位,也用来形容一个人担任多个职务。

五陵(wǔ líng)的意思:指古代官员离开京城后,回到故乡安享荣华富贵的生活。

宵明(xiāo míng)的意思:宵夜不睡觉,通宵达旦。

银床(yín chuáng)的意思:指银子堆成的床,比喻富有的生活。

玉笛(yù dí)的意思:形容声音悦耳动人。

月下(yuè xià)的意思:指在月光下的情侣约会或者谈心的情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与友人携酒游逛的场景,充满了淡淡的寂寞与深沉的情感。首句“寂寞无奇字”便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诗人似乎在感叹夜晚的寂静与平凡,没有特别的字句能表达此刻的心情。接着,“其如载酒何”一句,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夜晚饮酒的无奈与感慨,似乎在说,即使带着美酒,也无法填补这份孤独。

“秋辞三署直,夜向五陵过”两句,通过时间与地点的转换,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从繁忙的官署到繁华的五陵之间的游历,既有对公务生活的厌倦,也有对都市夜生活的向往。这里的“三署”可能指官署,而“五陵”则是长安附近的五个皇陵,常被用来象征繁华与历史。

“玉笛吹花早,银床坠叶多”则将画面转向了自然景物,玉笛声中似乎带有一丝早春的气息,而银床上的落叶则暗示着季节的更迭与时光的流逝。这两句通过对比,既表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也暗含了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最后,“他宵明月下,荒径忆鸣珂”将思绪拉回,想象着未来的某个夜晚,在明亮的月光下,沿着荒凉的小径,回忆起今晚与友人的欢聚时刻。这里“鸣珂”通常指马铃,借以形容行进时的响声,此处用来象征与友人的相聚之乐,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夜晚与友人共饮、游历都市、欣赏自然美景的画面,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琐碎与时光流逝的感慨,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欧大任

欧大任
朝代:明

欧大任(1516-1596)字桢伯,号仑山。因曾任南京工部虞衡郎中,别称欧虞部。广东顺德陈村人。他“博涉经史,工古文辞诗赋”,并喜体育运动,擅长踢球、击剑。14岁时,督学曾集中十郡的优等生会考,他三试皆列第一,名噪诸生。他和梁有誉、黎民表、梁绍震等人是十分友好的同学,在著名学者黄佐门下读书,很有得益。无奈文运不佳,八次乡试均落榜,直到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47岁的欧大任才一鸣惊人,以岁贡生资格,试于大廷,考官展卷阅览,惊叹其为一代之才,特荐御览,列为第一。由是海内无不知欧大任,名声远播。
猜你喜欢

南乡子·急雨涨潮头

急雨涨潮头。
越树吴城势拍浮。
海鹤一声苍竹裂,扁舟。
轻载行云压水流。
独倚最高楼。
回首屏山叠叠秋。
江上数峰人不见,沙鸥。
曾识西风独客愁。

(0)

南歌子·细细金丝柳

细细金丝柳,重重青黛山。
玉人楼上倚愁看。
移得浅颦深恨、上眉间。
泪湿红绡薄,香凝碧绮寒。
多情别去未春残。
归趁海棠开后、燕双还。

(0)

诉衷情·渚莲香贮一房秋

渚莲香贮一房秋。
秋叶上人头。
年光鬓影偷换,堪叹不堪留。
人渺渺,事休休。
恨悠悠。
莼鲈不梦,也□归舟。
家住沧洲。

(0)

霜天晓角·绮帷高揭

绮帷高揭。
风动流苏结。
兴在夜凉多处,兰烬短、半明灭。
醉彻。
香未绝。
紫箫声乍歇。
声入碧云堆里,还起舞、桂花月。

(0)

如梦令·特特问花消息

特特问花消息。
结果剩红残白。
芍药可人怜,相约荼留客。
消得。
消得。
犹有一分春色。

(0)

阮郎归·教他双燕意循循

教他双燕意循循。
隔湖杨柳深。
芹香泥滑趁新晴。
差池来往频。
春浪暖,绿无痕。
醒人也醉人。
断桥日落水云昏。
归舟个个轻。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