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张百熙联》全文
- 鉴赏
此挽联以“予谥与纪河间阮仪徵其名,瓣香二字”开篇,巧妙地将被悼念者张百熙与历史上的两位知名人物阮仪徵和纪河间相提并论,通过“瓣香二字”的比喻,表达了对张百熙在学术领域贡献的高度赞誉和尊敬之情。
接着,“兴学较孙寿州张南皮尤切,铜像千秋”两句,进一步强调了张百熙在教育事业上的卓越成就,将其与孙寿州、张南皮等同样在教育领域有所建树的人物相比较,突出了他的贡献更为显著。同时,“铜像千秋”四字,不仅形象地描绘了后人对张百熙的纪念方式,也寄托了对其功绩永垂不朽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此挽联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既赞美了张百熙在学术和教育领域的杰出贡献,又表达了对其深远影响和永恒纪念的深切情感,展现了清代文人对于逝去先贤的崇高敬意和缅怀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大宁
辽时昔有国,凭陵我中华。
中华岂无人,豢养如龙蛇。
噬肤尚靡顾,称谓殊等差。
皮币岁不足,视之若尘沙。
峨峨大宁城,萧后之所家。
晚节秽中冓,牝鸡鸣日车。
秦国乃犹子,贵宠莫与加。
作嫔帝王室,而乃事毗耶。
范钟创塔寺,祝寿期无涯。
迨今四百秋,变灭随云霞。
碑文蚀土翳,隧道生蓬麻。
万室无一廛,安能恤其他。
空馀坏雉堞,日夕啼寒鸦。
仰怀庆历间,踯躅以兴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