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八 月 十 五 夜 看 月 唐 /姚 合 亭 亭 千 万 里 ,三 五 复 秋 中 。此 夕 光 应 绝 ,常 时 思 不 同 。九 霄 微 有 露 ,四 海 静 无 风 。惆 怅 逡 巡 别 ,谁 能 看 碧 空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碧空(bì kōng)的意思:指天空湛蓝明亮,没有一丝云雾。
不同(bù tóng)的意思:不同的方法或手段,却能达到相同的效果。
常时(cháng shí)的意思:常常、经常的时间
惆怅(chóu chàng)的意思:心情郁闷、烦恼不安。
光应(guāng yìng)的意思:指只看到表面现象而未能看到问题的本质和真相。
九霄(jiǔ xiāo)的意思:形容非常高远,极其广阔。
千万(qiān wàn)的意思:表示强调或劝告,要注意或务必做某事。
秋中(qiū zhōng)的意思:秋天中间
逡巡(qūn xún)的意思:犹豫不决,踌躇不前
三五(sān wǔ)的意思:指数量为三或五,形容不多但足够。
四海(sì hǎi)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广阔的天地。也表示四面八方、各个地方。
亭亭(tíng tíng)的意思:形容婀娜多姿、姿态优美的样子
无风(wú fēng)的意思:形容没有风或者没有风势。
- 注释
- 亭亭:形容月亮高洁的样子。
三五:指农历十五,月圆之夜。
九霄:古代称天空为九重霄,极言其高。
惆怅:内心忧郁、感伤。
- 翻译
- 亭亭的月亮高悬千里,又逢中秋十五圆月。
今夜月光格外明亮,平日的情感思绪也有所不同。
在九重天边微微露出露水,四海之下一片宁静无风。
满怀惆怅,犹豫不决地告别,又有谁能够欣赏这如洗的碧空呢。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明亮的秋夜月景,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开篇“亭亭千万里”一句,以“亭亭”形容明月,既点出了月光的皎洁,又暗示了诗人心中的寂寞与遥远。接着“三五复秋中”则是时间的流转,秋天已经过去了一半,夜晚的寒气更增添了一份凉意。
“此夕光应绝”一句,月光特别明亮,是因为诗人内心的激动和对美好景象的独特感受。此时此刻的思念与平常大不相同,“常时思不同”表现了诗人的复杂情感和深沉的怀念。
“九霄微有露,四海静无风”两句,描绘了一幅清冷而宁静的夜空图景。“九霄”指的是高远的云层,“微有露”则是说天边隐约可见一些细小的露珠。而“四海静无风”则进一步衬托出一个广阔无垠、静谧异常的宇宙画卷。
最后两句“惆怅逡巡别,谁能看碧空”,诗人心中的哀伤和孤独在这宁静的夜晚得到了极致的体现。月光下的离别让人感到无比的凄凉,而那遥不可及的碧空,又有谁能真正领略其中之美呢?
整首诗通过对月亮与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内心的孤独感受,同时也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邃的情感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中夜闻风雨满林明旦即为重九情之所至辄见乎辞
梦觉清夜分,林塘响风雨。
虚怀怯病枕,展转心自语。
重阳适兹日,兴感眷时序。
柔道方汇征,嘉名固宜与。
嘹嘹冥鸿翔,摵摵凉叶委。
抚迹徒有悲,抽思谩无绪。
登高候明发,新寒薄衡宇。
黄花满山篱,采采怀俦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