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途中》
《途中》全文
唐 / 吴融   形式: 五言律诗

一棹何处苍茫落照昏。

无人失路,有树始知春。

湖岸春耕废,江城战鼓喧。

儒冠解相误,学剑尽乘轩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苍茫(cāng máng)的意思:形容广阔辽远、无边无际的样子。

乘轩(chéng xuān)的意思:乘坐车辆或轿子。

春耕(chūn gēng)的意思:春天耕种农田,指春季农民进行农田耕作的活动。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江城(jiāng chéng)的意思:指大江流域中的城市,特指长江流域的城市,也可泛指美丽的城市。

落照(luò zhào)的意思:指太阳落下来的光景,也用来形容太阳落山的景象。

儒冠(rú guān)的意思:指儒家学者的帽子,引申为指儒家士人的身份和学问。

失路(shī lù)的意思:迷路,找不到正确的道路或方向。

无人(wú rén)的意思:没有人,没有人照料或管理的状态

一棹(yī zhào)的意思:指一只船桨,比喻一种力量或手段。

战鼓(zhàn gǔ)的意思:形容战争即将开始,士兵们鼓起斗志,准备奋勇作战。

注释
一棹:一叶扁舟,指小船。
归:返回。
何处:哪里。
苍茫:空旷无际的样子。
落照:落日的余晖。
无人:没有人。
应:应该,此处指能帮助。
失路:迷路。
有树:看到树木。
始:才。
知春:感知到春天的到来。
湖岸:湖边。
春耕:春季的农耕。
废:荒废,停止。
江城:江边的城市。
战鼓:战争中的鼓声,代指战争。
喧:喧闹。
儒冠:书生,学者的帽子,代指读书人。
解:理解,这里引申为可能是。
相误:误导自己。
学剑:学习剑术,比喻习武从军。
尽:都。
乘轩:乘坐高大的马车,喻指仕途得意或富贵显赫。
翻译
划着小舟归向何方,暮色苍茫夕阳西下。
迷路时无人可问,见到绿树方感春意。
湖畔春耕已荒废,江边城头战鼓声隆隆。
书生的儒雅或许是个错误,学剑之人却能乘轩而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者在春日归途的景象与心境,语言简洁而意蕴深长。开篇“一棹归何处,苍茫落照昏”两句,以独木舟为象征,表达了行者面对广阔天地却不知归宿之所的迷茫与孤独。接着“无人应失路,有树始知春”则通过没有人的道路和初识春色的树木,传达出一种自然界中只有植物感知到季节更迭的哲思。

后半首“湖岸春耕废,江城战鼓喧”转换了景象,由原本静谧的春耕场景对比出战争中的喧嚣,展示了社会动荡与自然宁静之间的强烈对比。末尾两句“儒冠解相误,学剑尽乘轩”,则是行者内心世界的写照,可能表达了一种放下书生身份和功名利禄,转而追求武术修养的心路历程。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既展现了自然界的春意,也反映了社会动荡与个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作者介绍
吴融

吴融
朝代:唐   字:子华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850

吴融,唐代诗人。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吴融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享年五十四岁。他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就走入历史了,因此,吴融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者之一。 
猜你喜欢

苦寒行三首·其二

石裂南山下,水结中河流。

莽莽北郭外,死骨聚如丘。

贫士被毛褐,寡妇无完裯。

宁知贵公子,丝竹宴朱楼。

方辞白羽扇,更御青羔裘。

(0)

人日雪

入春二日逢人日,占岁宜晴苦不晴。

冻雨作花还六出,终风吹冷竟三更。

羊羔荐酒浑多事,蟹眼烹茶渐有声。

访戴未能馀兴在,朗吟空对夕窗明。

(0)

次韵咏徐秋官厅事槐柏二首·其一

西曹清景属槐堂,酒兴诗情取次偿。

细蕊缀黄临短槛,新梢抽绿过东墙。

午阴谩喜先秋桂,春色何妨后野棠。

日永风清官事了,羡君挥麈据胡床。

(0)

天真寺访薛尚谦因怀伯安王尚书

江边寺里为君来,绝璧高亭对酒杯。

万里海波冲鸟落,半天风雨挟龙回。

苍松解引寻真路,宿草空伤济世才。

莫上书堂歌伐木,寒泉呜咽使人哀。

(0)

朱氏园对月

清秋多逸兴,月出更相宜。

城郭沧洲迥,园林白露滋。

竹深邀送酒,鱼跃喜鸣丝。

忍向寒光底,徒归不咏诗。

(0)

宜城冬至

去年冬至攸城雨,今岁宜城晓日辉。

暮景两年愁作客,故山千里幸言归。

莺花入梦撩春兴,儿女承欢动舞衣。

北阙简书恩似海,老翁非欲羡轻肥。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陆贽 卢熊 王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