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不徯夕乃销,东风之行地上兮。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地上(dì shàng)的意思:指在地面上,表示事物存在于地面上或发生在地面上。
东风(dōng fēng)的意思:东风是指从东方吹来的风,引申为春风,也比喻好消息、繁荣的前兆。
浚都(jùn dōu)的意思:形容治理社会、整顿风纪。
陇西(lǒng xī)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不同于常人。
上德(shàng dé)的意思:指高尚的品德和道德修养。
行地(xíng dì)的意思:指行动的地方或范围,也可以指行动的结果和效果。
雪凝(xuě níng)的意思:形容雪花凝结在一起,不易分散。比喻人的情感、思想、言行等凝聚在一起,不易改变。
在野(zài yě)的意思:指某人或某团体失去权力、地位或职位,不再处于掌权的地位,而是在社会上处于边缘或被排斥的状态。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春日之景,天气温和而不下雨,也没有飘渺的云烟。河川凝结着冰雪,郊野蒙蒙细雨未至。太阳从清晨到黄昏逐渐消散,东风轻拂过大地。这段落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一种安详和平静的氛围。
接着,诗人提到了“上德临慝”,意指高尚的品德如同恩泽普降于世。并且强调了不应该有暴戾之举在野外,也不应有丑声在门阶。这两句通过比喻和反诘,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即人们都能享受德治之下的太平盛世。
最后,“以踣以歼”可能是在形容某种情感或动作,但由于词语较为古奥,不易断定其确切含义。诗人继续表达了夜晚未至晨光已现,陇西公来到了浚都。这部分内容则似乎在讲述一个人物的行踪,或许是借此表明时间流转和事物变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对理想社会的憧憬,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德治时代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