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葬坏吴俗,沿愚罔知教。
古敛以周身,致虑防臭暴。
复棺益之椁,厚土事窆焘。
子岂忍父母,炮烙曾无觉。
辟园号漏泽,丛瘗周四墺。
其言闻之公,击节叹且笑。
我为名教惜,㰅埴聊盲导。
勿谓一爝微,大恶由兹造。
不足(bù zú)的意思:不值得惊奇或不足以引起注意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聪明(cōng ming)的意思:形容人聪明机智、反应敏捷。
大恶(dà è)的意思:形容罪恶、邪恶极大。
耳目(ěr mù)的意思:指消息传达的渠道或途径。
父母(fù mǔ)的意思:指父亲和母亲,家长,也泛指父母亲属。
古训(gǔ xùn)的意思:古代的教训或格言
何异(hé yì)的意思:没有什么不同;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厚土(hòu tǔ)的意思:指土地肥沃,适合耕种。比喻环境良好,适合发展。
火葬(huǒ zàng)的意思:火葬是指将尸体用火烧化的一种葬礼方式,比喻完全毁灭或消灭。
击节(jī jié)的意思:敲击节拍,表示赞赏或喜悦。
忾敌(kài dí)的意思:对敌人产生强烈的愤怒和仇恨。
名教(míng jiào)的意思:名教是指有名望的教育家或名师的教诲。
逆生(nì shēng)的意思:逆生是一个汉语成语,表示违背自然规律,不按照正常的发展轨迹生长或发展。
泥淖(ní nào)的意思:比喻陷入困境或困扰。
譬诸(pì zhū)的意思:类似于、比喻为
齐人(qí rén)的意思:指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协力同心。
黔娄(qián lóu)的意思:指人的相貌丑陋或者形体残疾。
区区(qū qū)的意思:微小、不起眼的样子
人子(rén zǐ)的意思:指儿子,也可用来形容人们的后代。
士庶(shì shù)的意思:指士人和庶民,泛指社会各个阶层的人。
体魄(tǐ pò)的意思:体魄指的是人的身体健康和强壮的程度。
涂泥(tú ní)的意思:涂抹泥土,指人或物被涂覆上泥土。
土事(tǔ shì)的意思:土事指的是平凡、普通的事情,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无亲(wú qīn)的意思:没有亲人或没有亲戚关系。
无觉(wú jué)的意思:没有觉察、没有感觉
野燎(yě liáo)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野蛮、粗野、不受约束。
仪渠(yí qú)的意思:指人的口才、才能出众,能够给人以启发和教益。
有言(yǒu yán)的意思:有话要说或有意见要表达。
郑重(zhèng zhòng)的意思:郑重表示严肃认真,正式庄重的态度或言行。
周身(zhōu shēn)的意思:指全身、整个身体。
这首明代沈周的《吴俗火葬》诗,通过对吴地旧有的火葬习俗的批判,揭示了当时社会伦理观念的缺失。诗中指出,火葬习俗轻视生命,无视亲情,将死者遗体随意焚烧,与古代传统的厚葬形成鲜明对比。诗人引用历史典故,如燕师挖掘焚烧和齐人的效仿,批评这种残忍的行为,认为连父母之躯也不尊重,实为悖逆人伦。
沈周进一步提到曹侯的举措,辟建墓地以掩埋尸体,试图纠正这一陋习,但仍有质疑之声,认为土地资源不应如此浪费。诗人感慨吴地百姓的愚昧无知,将此习俗与黔娄之贫寒相比,强调儒家伦理的重要性。他以教育者的身份,呼吁人们重视生死之道,指出即使是最微小的恶行也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讽刺和劝诫的方式,表达了对传统礼教的维护和对社会风俗改革的期待,体现了诗人深厚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山接青齐横翠黛,水兼汴泗入洪流。
西风落日凭栏处,廊庙江湖总系愁。
姑孰先生方遣化,饥食馋涎餐饼画。
信知诗必穷乃工,忍穷谁复如公者。
崎岖我已羁江湖,偻肩如我世恐无。
从来画亦穷乃妙,两穷相值真堪吁。
平生笑坡誇四板,祇爱丹青非道眼。
岂如淡墨出天然,雪欲来时水云晚。
先生一见辄倾倒,回观浊世秋毫小。
不须更羡钓鱼翁,已自超然游汉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