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般般(bān bān)的意思:形容事物一般,平平常常,普通平庸。
打破(dǎ pò)的意思:破坏、摧毁、结束
烦恼(fán nǎo)的意思:指心情烦闷,苦恼困扰。
过心(guò xīn)的意思:形容人过于计较,小心眼,不能容忍别人的过错或失误。
灵明(líng míng)的意思:形容人聪明敏锐,思维敏捷。
龙儿(lóng ér)的意思:指男子,尤其是年轻力壮的男子。
弥陀(mí tuó)的意思:指佛陀,亦可指佛教中的阿弥陀佛。
明显(míng xiǎn)的意思:非常明确和显而易见的。
明识(míng shí)的意思:明智的知识和见识。
牟尼(mù ní)的意思:指人们为了追求名利而不择手段,不择手段地追求个人利益。
菩提(pú tí)的意思:指佛教中的菩提树,比喻佛法的真理和智慧。
深处(shēn chù)的意思:指深远的地方或内心深处。
识本(shí běn)的意思:识别出真伪、真实的本质。
行休(xíng xiū)的意思:停止行动,休息
修行(xiū xíng)的意思:指修炼道德修养,追求心灵的升华和境界的提高。
休歇(xiū xiē)的意思:休息养精蓄锐,以便重新开始工作或战斗。
虚堂(xū táng)的意思:指空虚无物的堂屋,比喻虚假的言辞或空洞的学问。
只要(zhǐ yào)的意思:只要表示只需满足某一条件,就能达到所要求的目标。
- 鉴赏
这首诗名为《瑞鹧鸪》,作者为元代的谭处端。诗的内容主要围绕修行和觉悟的主题展开。首先,诗人强调修行不应追求外在的神秘力量(虎龙儿),而应专注于内在的灵明,理解事物的根本道理。他认为,当人们陷入迷惑时,即使是佛(弥陀)也会成为外部干扰,而真正的觉悟(菩提)源于对烦恼的洞察。
诗人提倡经常反省自己的过失,保持内心的清晰明了,不被他人的言行所左右,转向自我成长的道路。最后,他鼓励打破一切束缚,去除歇息之心,深入内心静修,与佛祖牟尼的精神境界相伴随,寻求真正的解脱和智慧。整首诗体现了作者对修行实践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孤鸾.佩兰琴,红芳馆挂壁物也。数月不抚,飞尘满弦,对之伤怀,为拈此解。时余将作海外行矣
珠丝瑶轸。叹无端摧断,鸾孤雁陨。
几度花前,弹落碧桃香粉。
芳名爱伊暗合,唤同心、曲终相认。
蓦地啼乌夜半,变七弦凄紧。任西风、吹老相如鬓。
便胶柱重修,韦郎谁信。挂壁秋声,又为别情传恨。
行囊拟携旧谱,拣文奁、此情难忍。
待借海天灵瑟,写湘娥眉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