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鉴 湖 道 中 宋 /陈 造 风 烟 佳 处 放 归 桡 ,吟 坐 篷 窗 首 屡 搔 。万 壑 千 岩 争 献 状 ,三 江 九 堰 自 忘 劳 。尚 多 菡 萏 张 秋 锦 ,少 待 蟾 蜍 印 夜 涛 。缭 碧 森 青 谁 子 宅 ,未 容 载 酒 访 清 高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蟾蜍(chán chú)的意思:比喻心胸狭窄、小气的人。
风烟(fēng yān)的意思:指战争、动乱中的烽烟和战火。
归桡(guī ráo)的意思:指某人或某事归于正途,回归正常。
菡萏(hàn dàn)的意思:形容女子美丽,如荷花般婉约动人。
佳处(jiā chǔ)的意思:指好处、优点、益处。
九堰(jiǔ yàn)的意思:指河流奔流而下的景象,形容水势急速。
篷窗(péng chuāng)的意思:指窗户上的篷子,比喻人的心机和阴险狡诈的本性。
清高(qīng gāo)的意思:指个人品质高尚、不为名利所动,态度傲慢超然。
容载(róng zǎi)的意思:能够容纳、承载。
三江(sān jiāng)的意思:指长江、黄河和黑龙江,代表我国最大的三条河流。也用来形容地理位置重要、水系繁盛的地区。
少待(shǎo dài)的意思:指尽量减少等待的时间,尽快行动或采取行动。
谁子(shuí zǐ)的意思:指对自己的身份、地位或成就感到自负自满,看不起别人。
忘劳(wàng láo)的意思:忘记辛劳努力,不再努力奋斗。
献状(xiàn zhuàng)的意思:
(1).谓观裸状之罪。《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三月丙午,﹝ 晋侯 ﹞入 曹 。数之,以其不用 僖负羈 而乘轩者三百人也,且曰‘献状’。” 惠栋 补注:“献状,谓观状也。先责其用人之过,然后诛观状之罪。”相传 晋文公 骈胁,而 曹公 曾近观其裸浴,故责其观裸状之罪。
(2).呈现某种形态;做出某种姿态。 南朝 宋 颜延之 《赭白马赋》:“简伟塞门,献状絳闕。” 唐 刘知几 《史通·辨职》:“岂与夫冠猴献状,评议其得失者哉!” 浦起龙 通释:“献状,媚态也。” 宋 黄庭坚 《胜业寺悦亭》诗:“苦雨已解严,诸峰来献状。” 元 尹廷高 《雨中度江见海怪出没》诗:“江神唯识诗客意,故尔献状聊相娱。”
(3).投献的状纸。《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 璩公 归去与婆婆説了。到明日写一纸献状来府中,郡王给与身价,因此取名 秀秀养娘 。”按,此指卖身状。万壑千岩(wàn hè qiān yán)的意思:形容山势险峻,山峰众多。
- 翻译
- 在风景优美的地方放下船桨,我坐在篷窗边,不时地挠头思考。
无数山谷和岩石争相展示它们的美景,三条江、九个堤坝似乎忘记了劳累。
还有许多荷花在秋季绽放,如同锦缎般美丽,暂且等待夜晚月光洒在水面的波涛上。
环绕着碧绿和青翠的树林,这是谁的居所呢?我还不想带着酒去拜访那高洁之人。
- 注释
- 风烟佳处:风景优美的地方。
放归桡:放下船桨。
吟坐:坐着吟诗。
篷窗:船篷窗户。
首屡搔:不时地挠头。
万壑千岩:无数山谷和岩石。
争献状:争相展示。
三江九堰:三条江、九个堤坝。
自忘劳:忘记了劳累。
菡萏:荷花。
张秋锦:在秋季绽放如锦缎。
蟾蜍印夜涛:夜晚月光照在水面的波涛上。
缭碧森青:环绕着碧绿和青翠。
谁子宅:这是谁的居所。
清高:高洁的人。
- 鉴赏
这首宋诗《鉴湖道中》是宋代诗人陈造的作品,描绘了诗人行舟于鉴湖沿途所见的美景和心境。首句“风烟佳处放归桡”写诗人乘船在风景优美的地方悠然前行,放下船桨,享受这宁静的时光。第二句“吟坐篷窗首屡搔”则刻画出诗人一边吟咏诗歌,一边用手轻抚船窗,流露出思索与惬意。
接下来,“万壑千岩争献状”运用拟人手法,形容山峦层叠,仿佛争相展示各自的风貌,展现出大自然的生动与活力。“三江九堰自忘劳”则表达了诗人沉浸在美景中的忘我之态,即使劳顿也浑然不觉。
“尚多菡萏张秋锦”描绘了湖面上荷花盛开如秋天的锦绣画卷,增添了季节的色彩和生机。“少待蟾蜍印夜涛”借月光映照湖面,暗示夜晚的静谧与诗意,期待着月光下更动人的景象。
最后一句“缭碧森青谁子宅,未容载酒访清高”以碧绿的湖水和青翠的山林隐喻诗人的理想境界,表达出诗人渴望寻觅一处清幽之地,与志同道合者共饮畅谈的愿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鉴湖的自然风光,同时也传达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江淮卫知事沈德
沈君家住钱塘县,自小从师学书剑。
一朝随牒上京师,总诧青油幕中彦。
此时正伐西南夷,尚书帐前多虎貔。
君来跨马作从事,不怕羽檄如星驰。
凯旋北阙方行赏,元戎再入东西广。
载笔先须拣俊才,属櫜又复辞天仗。
朅来元戎罢远征,却总江淮漕运兵。
辕门案牍分曹署,巨舰旌旄作队行。
君在军中不贪利,学取汉朝清白吏。
主人喜是平江孙,佐史还推隐侯裔。
手提长铗漫空弹,一榻恒依大将坛。
半生饱识从军乐,八品甘为寄禄官。
莫惜青衫留滞久,老大功名须到手。
殷勤我是尚书郎,送别旗亭重回首。
《送江淮卫知事沈德》【明·程敏政】沈君家住钱塘县,自小从师学书剑。一朝随牒上京师,总诧青油幕中彦。此时正伐西南夷,尚书帐前多虎貔。君来跨马作从事,不怕羽檄如星驰。凯旋北阙方行赏,元戎再入东西广。载笔先须拣俊才,属櫜又复辞天仗。朅来元戎罢远征,却总江淮漕运兵。辕门案牍分曹署,巨舰旌旄作队行。君在军中不贪利,学取汉朝清白吏。主人喜是平江孙,佐史还推隐侯裔。手提长铗漫空弹,一榻恒依大将坛。半生饱识从军乐,八品甘为寄禄官。莫惜青衫留滞久,老大功名须到手。殷勤我是尚书郎,送别旗亭重回首。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87567c67f28ea790977.html
双瑞
义兴之郊,有山隆隆。孰窆其亲,有孝徐公。
有庐萧萧,倚山之麓。徐公是居,哀慕孔笃。
爰有鸠二,来巢于梁。其色缟缟,如君子裳。
雁雁于飞,日泳于渚。濯濯其仪,扰而不去。
观者动色,异口同词。有瑞徐公,维天锡之。
一锡不已,乃至于再。发彼庆源,如水斯溉。
济济徐公,改服来朝。贰命秩宗,维庆之昭。
允显其身,亦显其子。奕世光荣,维庆之似。
维孝锡类,庆与之俱。孰瑞之诬,而大其闾。
庆也无涯,勖哉令德。匪瑞之夸,繄孝之式。
赠济川航上人还京
深山多白云,散漫随飙风。
沧海有浮萍,飘泊无定踪。
人生四方志,况乃为禅宗。
江湖足行脚,幽胜靡不穷。
昨来挈诗瓢,长吟度居庸。
浮杯桑乾水,振锡燕然峰。
老我居桢陵,一笑忻相逢。
跏趺共情话,万事回头空。
边城落日黄,朔吹号寒冬。
拂衣归旧隐,南迈如惊鸿。
嗟我误儒冠,何由脱樊笼。
临风起深羡,离思徒冲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