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弟兄(dì xiōng)的意思:弟兄指的是兄弟之间的亲情关系,也可泛指亲密的朋友关系。
隔山(gé shān)的意思:指两地相隔很远,像隔山一样遥远。
见贤(jiàn xián)的意思:指能够欣赏、认可并接受他人的才能和品德。
酒量(jiǔ liàng)的意思:指一个人所能喝酒的量力大小。
老弟(lǎo dì)的意思:指兄弟关系中年纪较小的一方,也可用于形容朋友之间的亲密关系。
琵琶(pí pá)的意思:指琵琶这个乐器,也用来比喻事物相对应的关系。
青衫(qīng shān)的意思:指年轻人的衣着,也可指年轻人。
日程(rì chéng)的意思:指安排的事务、计划的安排。
儒冠(rú guān)的意思:指儒家学者的帽子,引申为指儒家士人的身份和学问。
送客(sòng kè)的意思:指送别客人离开。
天涯(tiān yá)的意思:指天边,引申为指遥远的地方或极远的地方。
相看(xiāng kàn)的意思:互相注视,互相看着对方。
阳城(yáng chéng)的意思:阳城是一个地名,也指的是阳光明媚、气候宜人的城市或地方。
一日(yī rì)的意思:形容进步非常迅速,发展迅猛。
月明(yuè míng)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照耀的夜晚。
争鸣(zhēng míng)的意思:指争论、争辩、争相发表意见。
- 翻译
- 虽然山岭阻隔,但只需一日路程,书船暂时停靠在溧阳城。
见到戴着儒冠的贤者季翁,如同遇见老朋友,眼神交流充满亲切之情。
酒量大如江水,即使在清凉之夜也更加开阔,蝉鸣声此起彼伏,直到傍晚才渐渐减弱。
我愿意为弹奏琵琶的音乐湿润青衫,笑着向远方的天边看去,欣赏明亮的月色。
- 注释
- 山中:指山岭。
一日程:一日的路程。
书船:载书的船只。
溧阳城:地名,古代江苏省的一个城市。
儒冠:古代读书人的帽子,象征学者身份。
贤翁季:德高望重的长者季翁。
老弟兄:年长的朋友,有深厚的友情。
酒量吞江:形容酒量极大。
凉更阔:清凉的夜晚更加宽广。
蝉声送客:蝉鸣声陪伴着离别的人。
晚争鸣:傍晚时分鸣叫得更加激烈。
青衫:古代读书人常穿的服装。
琵琶湿:形容被音乐打动,泪湿衣衫。
笑向天涯:面带笑容看向远方。
看月明:欣赏明亮的月光。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闲适自得的生活状态,诗人在山中度过一日,感觉时间流逝得很慢。书船暂时停泊在溧阳城,这里的“书”可能是指装饰有文字符号或是带有学问气息的船只,显示了诗人的文化素养和对知识的追求。
儒冠喜见贤翁季,表达了诗人与贤者相遇的喜悦之情,“儒冠”指的是儒家士子或文人,“贤翁季”则是对这位贤者的尊称。这两句传递了一种君子相逢、知音难求的情感。
接下来的“道眼相看老弟兄”,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道眼”即指那种心灵上的交流和理解,通过这种交流,他们彼此都能看到对方内在的善良和美好。这里的“老弟兄”也强调了一种长久的情谊。
“酒量吞江凉更阔”,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形容自己饮酒的能力,如同能将整个江水都喝干一样,表现了宴席上的快乐和豪迈。紧接着,“蝉声送客晚争鸣”则描绘了一种秋夜送别的情景,蝉鸣声中送走最后的客人,诗人也许感到一丝孤独,但这种情感在蝉鸣声中得到了缓解。
“青衫肯为琵琶湿”,这里的“青衫”可能是指夏日穿着的轻便衣物,而“肯为琵琶湿”则是在形容诗人对音乐的热爱,愿意因为弹奏琵琶而让自己的衣服沾湿。这不仅表达了对艺术的热忱,也反映出一种忘我之境。
最后,“笑向天涯看月明”,诗人的心情在这里得到了最大的释放。面对辽阔的夜空和清澈的月亮,诗人不再有任何牵绊,只剩下了自在的笑容。这是一种超然物外、达观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际交往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纷扰、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理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