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惑高骈应坎瘗,幻邪张吕自亡躬。
庐州刺史杨行密,摧毕驱秦若转蓬。
始闻铁挝称兵谏,卒令毬场坠冶弓。
《附吴四主》【明·郭之奇】函匕惟堪诳瞽聋,握刀谁肯事妖凶。昏惑高骈应坎瘗,幻邪张吕自亡躬。虽呙数魔谢淮海,已教锋镝尽疲癃。沟渎横尸朝岸黑,市坊流血午街红。庐州刺史杨行密,摧毕驱秦若转蓬。缟素兴哀师壮直,广陵安坐挫群雄。孙儒十倍销冥雨,庞葛馀骑化冷风。珍重御衣劳谕使,独资都统讨全忠。罢兵必俟长安返,制敕时依紫极同。国憝未除身乃逝,传家无子恨奚穷。三十六英能遗几,左右双牙总伏戎。始闻铁挝称兵谏,卒令毬场坠冶弓。逆名反令他人受,军府仍归一手中。可怜执帽烦苍鹘,漫许仙衣入让宫。称制改元非本意,思玄传位岂繇衷。毕竟杨花飘李下,空馀义祖属徐翁。受禅老臣真异质,当年何因养螟虫。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33367c6d8a6b09c8463.html
安坐(ān zuò)的意思:稳定地坐着,不动或不离开
罢兵(bà bīng)的意思:停止战争,结束军事行动
本意(běn yì)的意思:指事物的本来意义或原始意义,与后来的引申义或转义相对。
毕竟(bì jìng)的意思:表示最终、归根结底的意思,用来引出一个结论或总结。
兵谏(bīng jiàn)的意思:指军人或武将对上级领导进行忠告或劝谏。
苍鹘(cāng hú)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显得苍老、憔悴。
长安(cháng ān)的意思:指安定、稳定的局面或地方
称制(chēng zhì)的意思:
(1). 秦始皇 统一 中国 后以命为“制”,令为“詔”。后因谓即位执政为“称制”。《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孝景 崩,即日太子立,称制,所镇抚多有 田蚡 宾客计筴。”《后汉书·章帝纪》:“帝亲称制临决。”《晋书·姚萇载记》:“ 萇 乃从 纬 谋,以 太元 九年,自称大将军大单于万年 秦王 ,大赦境内,年号 白雀 ,称制行事。”
(2).代行皇帝的职权。《汉书·高后纪》:“ 惠帝 崩,太子立为皇帝,年幼,太后临朝称制。”《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 邓后 称制终身,号令自出。”《续资治通鉴·宋理宗淳祐八年》:“自 太宗皇后 称制以来,法度不一,内外离心。”
称兵(chēng bīng)的意思:自称有军队或武力,以吓唬对方。
除身(chú shēn)的意思:
除官任职之文书。《宋书·颜延之传》:“ 晋 恭思皇后 葬,应须百官, 湛之 取 义熙 元年除身,以 延之 兼侍中。”
传位(chuán wèi)的意思:传位是指将权力或地位传给下一代或接班人。
传家(chuán jiā)的意思:传承家业,将财产、技艺或传统文化等传给后代。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都统(dū tǒng)的意思:都统是指统领全军的将领,也可用来形容某个领域中的领袖或负责人。
锋镝(fēng dí)的意思:形容言辞或行动尖锐而刚烈,有力而有冲击力。
伏戎(fú róng)的意思:伏戎的基本含义是指征服戎族或征服敌人。在现代使用中,它也可以表示战胜困难或征服自己的缺点。
改元(gǎi yuán)的意思:指国家政权的更迭和朝代的更替。
缟素(gǎo sù)的意思:指白色的衣料,比喻清贫、朴素。
沟渎(gōu dú)的意思:指领导人员或者上级对下属或者下级不关心、不支持、不关爱,甚至歧视、压迫的行为。
广陵(guǎng líng)的意思:泛指广阔的地方,也指繁华的城市。
归一(guī yī)的意思:指回归一体,回归原点,恢复最初状态。
何因(hé yīn)的意思:为什么;因何
横尸(héng shī)的意思:指倒在地上的尸体,也比喻失败或垮台。
淮海(huái hǎi)的意思:淮海是指淮河和长江之间的地区,也可以引申为广阔的平原或辽阔的海洋。
昏惑(hūn huò)的意思:指心智不清楚,思维迷乱,失去理智。
军府(jūn fǔ)的意思:指军队和政府,也可指军队的指挥部门。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
老臣(lǎo chén)的意思:指老年人或资历深厚的官员,也可指长期为国家效力的忠诚臣子。
李下(lǐ xià)的意思:指因罪恶之事而受到怀疑或责备的人。
冷风(lěng fēng)的意思:形容寒冷的风。
流血(liú xuè)的意思:指流出鲜血,形容战争、冲突等造成严重伤亡。
六英(liù yīng)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非常聪明、机智。
螟虫(míng chóng)的意思:指那些危害性极强,难以根除的害虫或恶人。
冥雨(míng yǔ)的意思:指在黑暗或昏暗的天空下下雨,形容情景阴沉、沉闷。
疲癃(pí lóng)的意思:形容疲劳虚弱,精神不振。
全忠(quán zhōng)的意思:指对君主或主人忠诚无私,毫无保留地全心全意地为其效力。
群雄(qún xióng)的意思:指众多英雄豪杰聚集在一起的场景。
三十(sān shí)的意思:指男子到了三十岁时,应该有了自己的事业和立足之地。
市坊(shì fāng)的意思:市场
受禅(shòu shàn)的意思:指皈依佛门受戒,成为佛教徒。
谁肯(shuí kěn)的意思:表示对于某种行为或事情,没有人愿意或敢于去做。
思玄(sī xuán)的意思:思考深奥的道理或问题。
他人(tā rén)的意思:指别人、其他人。
杨花(yáng huā)的意思:指人的心思不定,容易受外界诱惑或干扰。
妖凶(yāo xiōng)的意思:指邪恶凶险的人或事物。
异质(yì zhì)的意思:指不同的事物或者成分混合在一起,具有不同的性质或特点。
一手(yī shǒu)的意思:指单方面的、独占的、独自完成的。
御衣(yù yī)的意思:指皇帝或官员亲自为臣子穿上衣服,象征权力和尊崇。
珍重(zhēn zhòng)的意思:对某人或某物非常重视,非常珍贵,十分关心。
制改(zhì gǎi)的意思:指改正错误、纠正过失。
制敕(zhì chì)的意思:指皇帝下旨制定法令或命令。
转蓬(zhuǎn péng)的意思:指人事变化无常,转瞬即逝。
紫极(zǐ jí)的意思:极为高深或极为优秀。
左右(zuǒ yòu)的意思:左右表示大致的范围或数量,也可以表示左边和右边。
三十六(sān shí liù)的意思:形容事物变化多端,无法预测或掌握。
此诗《附吴四主》由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描绘了吴国末代君主的悲剧命运以及其政权的覆灭过程。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历史典故和形象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复杂的历史事件与人物情感。
首句“函匕惟堪诳瞽聋”以夸张手法描绘了末代君主的荒唐统治,暗示其政策令人难以理解或接受。接着,“握刀谁肯事妖凶”进一步揭示了君主的残暴与不义,表达了对这种统治方式的强烈批判。
“昏惑高骈应坎瘗,幻邪张吕自亡躬”两句通过引用历史人物高骈和张吕的例子,强调了君主的昏庸和邪恶最终导致了自己的灭亡。接下来的“虽呙数魔谢淮海,已教锋镝尽疲癃”则描述了战争的残酷,无数士兵在战场上倒下,表现了战争带来的巨大破坏。
“沟渎横尸朝岸黑,市坊流血午街红”这两句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描绘了战乱后的惨状,尸体横陈,鲜血染红了街道,展现了战争的血腥与悲惨。
“庐州刺史杨行密,摧毕驱秦若转蓬”赞扬了杨行密的英勇,他如同疾风中的蓬草一般迅速地击败了敌人,展现了英雄的气概。接下来的“缟素兴哀师壮直,广陵安坐挫群雄”则描述了杨行密在广陵的胜利,挫败了众多敌人的势力。
“孙儒十倍销冥雨,庞葛馀骑化冷风”通过对比,突出了杨行密军队的强大与效率,将孙儒的失败与庞统、诸葛亮的余部化为冷风进行对比,形象地展示了杨行密军队的胜利。
“珍重御衣劳谕使,独资都统讨全忠”表达了对杨行密的敬重,他在艰难的条件下派遣使者,亲自指挥军队讨伐叛乱者全忠。
“罢兵必俟长安返,制敕时依紫极同”暗示了杨行密在统一后致力于和平治理,遵守朝廷的命令。
“国憝未除身乃逝,传家无子恨奚穷”表达了对吴国末代君主的同情,他在国家危机解除后去世,没有留下子嗣,留下了深深的遗憾。
“三十六英能遗几,左右双牙总伏戎”描述了杨行密麾下的将领们在战争中的英勇表现,他们如同虎狼一般,保卫着国家。
“始闻铁挝称兵谏,卒令毬场坠冶弓”通过历史典故,说明了杨行密在面对内乱时的果断行动,如同在球场上掷出的箭矢,迅速而有力。
“逆名反令他人受,军府仍归一手中”揭示了杨行密在平定叛乱后,重新掌控了军队,巩固了权力。
“可怜执帽烦苍鹘,漫许仙衣入让宫”表达了对杨行密的尊敬,他如同苍鹰一般,执掌着权力,但又愿意让位于他人。
“称制改元非本意,思玄传位岂繇衷”表达了对杨行密的尊重,他在称帝改元并非出于本意,而是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毕竟杨花飘李下,空馀义祖属徐翁”以比喻的手法,形容杨行密如同飘落的杨花,最终归于李树之下,象征着他的功绩被后人铭记,而义祖徐翁则成为他的象征。
“受禅老臣真异质,当年何因养螟虫”表达了对杨行密的敬仰,认为他是与众不同的老臣,却在年轻时未能妥善处理内部问题,如同养成了害虫。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和人物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复杂的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起伏,同时也蕴含了对权力、正义、和平与牺牲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