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久颇搭陀,吟深或偃蹇。
澄渊无起波,长谷有绝巘。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在雨中漫步,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考。首句“独吟不知秋”,诗人独自吟诵,忘记了季节的变化,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接着“独坐不知晚”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孤独的状态,时间仿佛在这样的静谧中停滞了。
“坐久颇搭陀,吟深或偃蹇”两句,通过动作的细节描写,表现了诗人长时间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无论是坐还是吟,都显得有些疲惫和沉思。这里的“搭陀”和“偃蹇”都是形容身体的疲倦状态,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沉重与复杂情感。
“栖栖与世疏,默默去道远”则表达了诗人与世隔绝的生活态度,以及对道的追求与距离感。这里“栖栖”形容忙碌不安的样子,与“与世疏”形成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世俗的疏离。“默默去道远”则表明了诗人虽然在默默中追求着某种理想或信仰,但似乎与之还有一定的距离,充满了探索与追寻的意味。
最后一句“澄渊无起波,长谷有绝巘”以自然景象作比,澄澈的深渊没有起波澜,长谷中有绝顶山峰,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外界的壮丽景观。这里通过对比,既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和谐,也暗示了外部世界的广阔与复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既有对孤独与寂寞的深刻体验,也有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感悟,体现了宋诗中常见的哲理性和抒情性相结合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