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爨看无色,宵筹咽不鸣。
冰条依霤注,炭结趁炉生。
悲风(bēi fēng)的意思:形容悲伤凄凉的风声。
冰条(bīng tiáo)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冷酷无情,缺乏温情。
繁声(fán shēng)的意思:指声音嘈杂,喧闹不安的样子。
寒机(hán jī)的意思:指机密、机要的事情。
践更(jiàn gēng)的意思:指早晨时刻起床,不迟睡晚起。
兼日(jiān rì)的意思:同时进行多项工作或活动,形容工作非常繁忙。
落木(luò mù)的意思:指秋天树叶逐渐枯萎脱落的景象,比喻事物逐渐衰败或消亡。
凄凄(qī qī)的意思:形容寂寞、凄凉、哀怨的样子。
日夜(rì yè)的意思:日夜指的是白天和黑夜,常表示时间连绵不断,不分昼夜。
无色(wú sè)的意思:没有颜色,指事物没有色彩。
这首诗描绘了深冬时节的寒冷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冷酷与人的感受。诗人以“悲风”开篇,形象地描绘了刺骨的寒风日夜不停地吹拂,与飘落的树叶在风中发出的激烈声响相呼应,营造出一种肃杀的氛围。
接着,“午爨看无色”一句,通过描述中午时分炊烟的颜色,暗示了天气的阴沉与寒冷,连炊烟都失去了往日的色彩。而“宵筹咽不鸣”则进一步强调了夜晚的寂静与寒冷,连计时的滴漏声都仿佛被冻结,不再发出声音,凸显了环境的冷清与孤寂。
“冰条依霤注,炭结趁炉生”两句,分别从自然景观和生活场景两个角度描绘寒冷。冰条顺着屋檐滴落,炭火在炉中燃烧,既展示了自然界的严寒,也反映了人们为了抵御寒冷而采取的生活措施。通过这些细节,诗人巧妙地将自然与人类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展现了人在面对严寒时的坚韧与适应能力。
最后,“犹有寒机泪,凄凄忆践更”表达了诗人对寒冷的深切感受以及对过往经历的回忆。这里的“寒机泪”不仅指自然界中的寒冷所引发的情感波动,也可能暗含了对人生艰辛与岁月流转的感慨。诗人通过这一句,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融为一体,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刻。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成功地展现了深冬季节的寒冷景象及其对人心境的影响,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为是仙才登望处,风光便似武陵春。
闲花半落犹迷蝶,白鸟双飞不避人。
树影兴馀侵枕簟,荷香坐久著衣巾。
暂来此地非多日,明主那容借寇恂。
步步势穿江底去,此中危滑转身难。
下蒸阴气松萝湿,外制温风杖屦寒。
数里烟云方觉异,前程世界更应宽。
由来委曲寻仙路,不似先生换骨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