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神(bǎi shén)的意思:形容精神饱满,充满活力。
方召(fāng zhào)的意思:指被召唤的人立即回来或前来。
风云(fēng yún)的意思:风云指的是风云变幻,形容世事变化快速,多用来形容人物的兴衰或事物的变迁。
皇人(huáng rén)的意思:指皇帝或者皇室成员,也用来形容地位崇高、身份尊贵的人。
龙虎(lóng hǔ)的意思:比喻强者或有权势的人。
全真(quán zhēn)的意思:全真指的是完全真实、真正无虚假的意思。
三洞(sān dòng)的意思:形容事物完整无缺,没有缺陷。
烧香(shāo xiāng)的意思:指为神明或祖先燃烧香烟以示敬意,也用于比喻虚情假意或表面功夫。
守一(shǒu yī)的意思:守一指的是坚守一个原则或信念,不轻易改变。
委曲(wěi qū)的意思:指因为某种原因而违背自己的意愿,委屈自己,忍气吞声。
仙童(xiān tóng)的意思:指天仙般的聪明才智、非凡的才能。
香玉(xiāng yù)的意思:形容品质高尚、美德纯洁的人。
应须(yìng xū)的意思:应该,必须
玉女(yù nǚ)的意思:指贞洁、纯净的女子。
执节(zhí jié)的意思:坚守原则,不屈服于外界诱惑或压力
- 翻译
- 曾多次游览三洞仙境,寻求何处能召集众神明。
风云都恪守着单一信仰,龙虎也代表着纯真的道义。
手执符节的仙童身形娇小,焚香的玉女充满春意。
应在那绝壁之内,曲折探寻问道的皇人。
- 注释
- 几度:多次。
游:游览。
三洞:道教中指神仙居住的三个洞天福地。
何方:何处。
召:召集。
百神:众多神灵。
风云:指自然界的风云,这里象征着变化。
皆:都。
守一:坚守道家的‘一’,即道或本源。
龙虎:道教符号,代表阴阳、乾坤,也象征修炼的内外丹术。
亦:也。
全真:道教术语,指修道求得的最高真实。
执节:手持符节,符节是古代信使或官员的凭证。
仙童:道教中的小仙人或童子。
烧香:烧香拜神,表示虔诚。
玉女:神话中侍奉神仙的美丽女子,常用来象征纯洁。
应须:应当。
绝岩:陡峭的山岩,象征隐秘或难以到达的地方。
委曲:曲折,这里指寻访的过程。
问皇人:向道教中的仙人或得道者求教。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渠牟的作品,名为《杂歌谣辞·其七》。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借助仙境与神灵的意象,抒发个人情感和心志的诗篇。
首句“几度游三洞,何方召百神”表达了诗人对于仙界的向往以及对神秘力量的召唤。三洞通常指的是道教中的三大洞府,是修仙养生的场所。诗人通过这个意象,展现了自己对于超脱凡尘、追求超自然境界的渴望。
接着,“风云皆守一,龙虎亦全真”则描绘了一幅天地万物归于一,甚至连龙虎这样的猛兽也能达到至真境界的壮丽画面。这里的“全真”二字,不仅指道教中的全真派,也象征着诗人对于纯净、完整生命状态的追求。
第三句“执节仙童小,烧香玉女春”中的“执节仙童”可能是指握有仙药或法器的小童,而“烧香玉女春”则描绘了一位美丽的玉女在春日里烧香礼佛的温馨场景。这两者结合,一方面展示了仙界的宁静与和谐,另一方面也透露出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欣赏。
最后,“应须绝岩内,委曲问皇人”表达了诗人对隐藏于深山之中、拥有高深智慧的“皇人”的寻求。在这里,“皇人”可能是指道教中的仙人或是具有高度修为者的代称。诗人通过这个意象,展现了自己对于知识和智慧的渴望,以及对那些能够引领自己走向光明之路的人物的尊崇。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仙气、神秘与美好的世界,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对于超越凡尘、追求真理的深切愿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