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僻偏饶分,苍苍称静吟。
色冷分禽迹,痕幽入树阴。
这首诗名为《苔》,作者是宋代的僧人释智圆。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画面,诗人身处偏远之地,享受着自然的宁静和深沉。"与僻偏饶分,苍苍称静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远离尘嚣的生活的喜爱,环境的苍茫和寂静为他的吟咏提供了理想的背景。
"闲阶经雨遍,峭壁度秋深",进一步描绘了雨后台阶上的苔藓湿润,以及峭壁上秋意渐浓的景象,透露出一种岁月沉淀的静谧感。"色冷分禽迹,痕幽入树阴",通过苔藓的色彩和形态,暗示了动物活动的痕迹以及树木深处的隐蔽,增添了神秘和静寂的氛围。
最后两句"衡门终岁在,车马绝相侵",写出了诗人居住的简陋门户常年安宁,没有世俗的纷扰,车马声都难以侵扰这份宁静。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苔藓的生长环境,传达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深深敬畏之情。
行道广且深,霏雪何飘飏。
晨风无终极,烈烈吹我裳。
长冰断四泽,灏景瀰八荒。
遥曭达周原,廓哉无何乡。
迫观古岩侧,碛路如羊肠。
猎人携犬至,穷兽走彷徨。
仆饥委道陬,马疲不能行。
戍旗动高隧,云是甸子冈。
超骧愧局步,踯躅徒自伤。
闻说澹然此日生,澹然此日却为僧。
僧宝世间犹时有,佛宝今看绣佛灯。
可笑成男月上女,大惊小怪称奇事。
陡然不见舍利佛,男身复隐知谁是。
我劝世人莫浪猜,绣佛精舍是天台。
天欲散花愁汝着,龙女成佛今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