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忆 潼 关 早 行 唐 /徐 夤 行 客 起 看 仙 掌 月 ,落 星 斜 照 浊 河 泥 。故 山 远 处 高 飞 雁 ,去 马 鸣 时 先 早 鸡 。关 柳 不 知 谁 氏 种 ,岳 碑 犹 见 圣 君 题 。蒭 荛 十 轴 僮 三 尺 ,岂 谓 青 云 便 有 梯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刍荛(chú ráo)的意思:指粗浅、肤浅的学问或见识。
高飞(gāo fēi)的意思:指事物或人物的发展或进步迅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或程度。
故山(gù shān)的意思:指离开家乡、远离故乡的感受,也可以用来形容思乡之情。
河泥(hé ní)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或行为极其卑劣,不可救药。
落星(luò xīng)的意思:形容事物的光彩消失或失去辉煌。
青云(qīng yún)的意思:指人的前途或成就非凡,超越常人,得到高位或高官厚禄。
三尺(sān chǐ)的意思:三尺是指长度为三尺的物体,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的身高或高度。
圣君(shèng jūn)的意思:指君主具备圣明的品质,能够以德治国,使民众得到福祉。
谁氏(shuí shì)的意思:指不知名的人,泛指任何人。
仙掌(xiān zhǎng)的意思:指人的手掌纤细娇美,如仙人之手。
斜照(xié zhào)的意思:指太阳斜照的光线,比喻事物的光辉已经衰落,或者形容人的精神状态不佳。
行客(xíng kè)的意思:行人、旅客
远处(yuǎn chù)的意思:指距离较远的地方,也可用来比喻遥远的时间或空间。
浊河(zhuó hé)的意思:指水流浑浊、不清澈。
- 注释
- 行客:旅人。
仙掌月:仙人掌上的月亮。
落星:坠落的星星。
浊河泥:浑浊的河滩泥土。
故山:故乡。
高飞雁:展翅高飞的大雁。
去马:离开的马。
早鸡:清晨的公鸡。
关柳:边关的柳树。
岳碑:岳庙的石碑。
圣君:古代的圣明君主。
题:题写。
刍荛:农夫的柴火。
十轴:十捆。
僮:童子。
- 翻译
- 行客抬头欣赏仙人掌上的明月,坠落的星星斜照着浑浊的河滩泥土。
故乡远方,大雁展翅高飞,离开的马儿鸣叫,比清晨的公鸡还要早。
边关的柳树不知是谁栽种,岳庙的石碑还留有圣君亲笔题字。
农夫的十捆柴火由三尺高的童子挑着,谁能想到登天的阶梯就在这里。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清晨从潼关启程的情景。"行客起看仙掌月,落星斜照浊河泥"两句通过对月亮和星光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寂静氛围,同时也反映了早晨天色朦胧、地面湿润的情景。
"故山远处高飞雁,去马鸣时先早鸡"两句,则通过对远方山峦和高空飞翔的大雁,以及清晨第一声鸡鸣的描绘,传递出行者对家乡的眷恋之情以及时间的流逝感。
"关柳不知谁氏种,岳碑犹见圣君题"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遗迹的怀念和敬畏。这里的“关柳”指的是潼关附近的柳树,而“岳碑”则是指刻有皇帝御笔的石碑。诗人通过这些自然景观和人文遗迹,表达了对过去英雄事迹的追思。
最后两句"刍荛十轴僮三尺,岂谓青云便有梯"则充满了深沉的哲理。这里的“刍荛”是古代用来祭祀的香草,“十轴”指的是车辆的数量,而“僮三尺”则可能是在形容某种仪式或器物的高度。诗人通过这些细节,暗示了对理想和抱负的追求,并且表达了一种对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感慨。整首诗以其深邃的意境、丰富的情感和精美的语言,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蔡琰归汉图
文姬别胡地,一骑轻南驰。
伤哉贤王北,一骑挟二儿。
二儿抱父啼,问母何所之。
停鞭屡回首,重会知无期。
孰云天壤内,野心无人彝。
凡物以类偶,湿化犹相随。
穹庐况万里,日暮惊沙吹。
惜哉辨琴智,不辨华与夷。
纵怜形势迫,难掩节义亏。
独有思汉心,写入哀弦知。
一朝天使至,千金赎蛾眉。
雨露洗腥瘢,阳和变愁姿。
出关拜汉月,照妾心苦悲。
妾心倘未白,何以觐彤墀。
狐死尚首丘,越鸟终南枝。
如何李都尉,没齿阴山陲。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