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云虽有地,种药恐无锄。
- 拼音版原文全文
答 青 山 阁 见 寄 宋 /胡 仲 弓 诗 人 无 俗 事 ,侵 晓 访 僧 居 。山 近 市 声 远 ,楼 空 松 影 虚 。耕 云 虽 有 地 ,种 药 恐 无 锄 。但 学 观 心 法 ,何 须 课 佛 书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佛书(fó shū)的意思:指一部充满智慧和道德教诲的书籍,也可用来形容某人的言行举止充满智慧和慈悲。
观心(guān xīn)的意思:观察自己的内心,认清自己的欲望和情绪。
何须(hé xū)的意思:表示不需要或没有必要做某事,也可以用来劝告别人不必要的行动。
侵晓(qīn xiǎo)的意思:指夜晚渐渐消失,天色渐亮。
僧居(sēng jū)的意思:指僧人居住的地方,也用来形容人远离尘世喧嚣,过着宁静清净的生活。
诗人(shī rén)的意思:
[释义]
(名)写诗的作家。
[构成]
偏正式:诗(人
[例句]
曹操是一个军事家;也是一位诗人。(作宾语)市声(shì shēng)的意思:指城市中繁忙的喧哗声音。
松影(sōng yǐng)的意思:松树的影子,比喻长期在某个地方待着的人。
俗事(sú shì)的意思:指平常、普通的事情或琐事。
心法(xīn fǎ)的意思:心法指的是人们在修行或者学习过程中,所积累的心得、方法和技巧。
- 翻译
- 诗人在清晨没有世俗杂事,去拜访僧人的住所。
靠近山的地方市声显得遥远,空荡的楼阁只有松树影子投下。
虽然有能耕种云雾的土地,但恐怕没有锄头来种植药材。
只要学习观察内心的方法,又何必研读佛经呢。
- 注释
- 诗人:指创作诗歌的人。
侵晓:破晓时分。
僧居:僧人的住处,通常指寺庙。
市声:城市的喧嚣声。
楼空:楼阁无人。
松影:松树的影子。
耕云:比喻修行或想象中的田园生活。
种药:种植草药,可能象征修炼某种道术。
锄:农具,这里也可指实践。
观心法:观察和理解内心的方法,可能指禅修或冥想。
课佛书:研读佛经。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胡仲弓的《答青山阁见寄》,以清雅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清晨访友的禅意画面。首句“诗人无俗事”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的追求,他一大早就去拜访僧人,寻求内心的宁静。接下来的“山近市声远”写出了环境的幽静,山中寺庙与远处的市井喧嚣形成对比,显得格外清寂。
“楼空松影虚”进一步渲染了僧居的空灵,楼台空荡,只有松影斑驳,增添了禅意氛围。诗人想象僧人耕云种药的生活,虽然条件简朴,“虽有地”“恐无锄”,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最后两句“但学观心法,何须课佛书”点明主旨,强调修行的关键在于内心的修炼,而非仅仅依赖于研读佛经。这体现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深刻理解和对禅修实践的见解。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禅宗生活的向往和对心灵净化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满江红.题杭州岳忠武庙精忠柏,用忠武韵
大木无阴,浑不似、众芳彫歇。
相望处、灵旗风雨,于今为烈。
终古心坚如铁石,何人手植无年月。
向南枝、应有旧啼鹃,伤情切。奸桧铸,沈冤雪。
幽兰瘗,仇雠灭。问乔柯几见,金瓯圆缺。
朱鸟定飘枋得泪,碧苔疑渍苌宏血。
更空山、玉骨冷冬青,悲陵阙。
探芳信.春城连雨,游计因循,叔问拈梦窗雨声楼阁,寂寞收镫之句,切情依黯,约次其韵
烛花瘦。问夜吟诗肩,清寒支否。
殢剪镫帘幕,浇愁但偎酒。
细禽啼湿西崦梦,半落东风后。
坐逡巡、泛舸游情,看花芳候。岩径藓班绣。
正撩乱苍鬟,钿尘迷昼。未稳阴晴,探奁卜、欠红豆。
翠眉谁惜年芳去,惟有纤纤柳。
黯江城、似墨吴云满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