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吴孝甫》
《答吴孝甫》全文
明 / 欧大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闻道江南艇,秋风过济宁。

棹寒河水白,阁夕岱云青。

句里禅为月,尊前客是星。

燕关怅望,知尔学鸿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怅望(chàng wàng)的意思:形容心情沮丧、失望、忧愁。

岱云(dài yún)的意思:形容山势高耸入云,峻峭险峻。

河水(hé shuǐ)的意思:指大河的水流,借指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鸿冥(hóng míng)的意思:鸿冥意为宏伟壮丽、辽阔深远,形容景物或事物的规模巨大、气势磅礴。也可指人的胸怀宽广、志向高远。

江南(jiāng nán)的意思:江南是指中国南方的江苏、浙江一带,也用来形容美丽的南方风景。在成语中,江南多指江苏、浙江一带的地域。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闻道(wén dào)的意思:指通过听闻他人的道德品质、学识修养等方面的优点,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学识水平。

燕关(yàn guān)的意思:燕关是指中国古代的一个关隘,也用来比喻重要的关口或难以逾越的障碍。

尊前(zūn qián)的意思:在尊贵的人面前,表示恭敬和敬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秋景与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联“闻道江南艇,秋风过济宁”以江南的小舟与秋风起笔,营造出一种悠远而宁静的氛围,暗示了诗人的思绪随风飘向远方。颔联“棹寒河水白,阁夕岱云青”进一步展开画面,河水在寒风中泛起白波,夕阳下的泰山云雾呈现出青色,细腻地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变化,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波动。

颈联“句里禅为月,尊前客是星”巧妙地将禅理与自然景象融合,以月喻句中的禅意,以星象征尊前的客人,既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哲思。尾联“燕关徒怅望,知尔学鸿冥”则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与祝福,希望友人如同鸿雁一般,在广阔的天地间自由飞翔,寓意着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思考,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欧大任

欧大任
朝代:明

欧大任(1516-1596)字桢伯,号仑山。因曾任南京工部虞衡郎中,别称欧虞部。广东顺德陈村人。他“博涉经史,工古文辞诗赋”,并喜体育运动,擅长踢球、击剑。14岁时,督学曾集中十郡的优等生会考,他三试皆列第一,名噪诸生。他和梁有誉、黎民表、梁绍震等人是十分友好的同学,在著名学者黄佐门下读书,很有得益。无奈文运不佳,八次乡试均落榜,直到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47岁的欧大任才一鸣惊人,以岁贡生资格,试于大廷,考官展卷阅览,惊叹其为一代之才,特荐御览,列为第一。由是海内无不知欧大任,名声远播。
猜你喜欢

久病公事分累同寅赋此谢之

自怜贫病两攻身,买药无钱敢叩神。

忍痛自甘唯薄分,分劳深愧累同寅。

极知义重诸贤辈,果尔恩垂不报人。

他日沈屙如可起,得容残喘拜车尘。

(0)

送陈掌教之闽中

杨震香名重,边生午夜闲。

铎鸣风教响,应起觐天颜。

(0)

练塘歌为邑尹邱懋之作

练塘之水清而莹,倒湛星河烟雾静。

源头活水滚滚来,恍然朱子方塘境。

濂溪翁,溪水照见莲花红。

先生趣味已到此,练塘风景将无同。

四围有山植佳木,接翠连苍共清淑。

冬温夏凉我爱之,流泉脉脉涵幽谷。

少年筑室于其间,徘徊日往非等閒。

山寂寞,水澄清,读书万卷无留停。

有时执笔千行下,文章滚出青钱价。

养成大用济风云,头角峥嵘谁不怕。

藏修到此工夫深,一日声名满天下。

(0)

竹翁别号为殷举人乃尊题

此老冰襟似此君,共持寒操傲乾坤。

飞尘不到王猷榻,烟色时封蒋诩门。

一径清风醒俗梦,千竿凉月洗诗魂。

凤雏又喜青云远,白发无妨日对樽。

(0)

剔蠹谣

闲林群木嘉皇橘,沃壤调风当旭日。

素华绿叶旧葳蕤,黄落忽如婴宿疾。

园夫亦有言,此为树中蛀。

皮蚀妨其枝,心蚀即无树。

吾能剜剔利金钩,千窍百孔尽冥搜。

巨螬纤蛣靡遗类,会使树性还森幽。

园夫此技汝且止,物理荣枯本相倚。

豺狼虮虱岂无时,一树之灾何必尔。

(0)

王岱麓中丞以诗见贻次韵奉答五首·其三

驱驰纡五岭,扬论剧三韩。

冲况多虚席,辉光一翥翰。

乘巇徵履素,逊硕任心丹。

昭代贤为宝,行看拂豸冠。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