虏骑三秋入,关云万里平。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长城(cháng chéng)的意思:比喻具有坚固防御能力的事物或机构。
高阙(gāo quē)的意思:指建筑物高耸壮丽。
汉月(hàn yuè)的意思:指农历十二月份的月亮,因其明亮而美丽,常用来形容美好的事物。
胡沙(hú shā)的意思:指狂风吹沙,形容大风吹起沙土,使人难以辨别方向和前进的道路。
节旄(jié máo)的意思:指节制、谨慎、慎重。原指古代官员在行军时,将旗帜插在节杖上,以示行军的严整。后来引申为行事谨慎、慎重。
零落(líng luò)的意思:形容事物散落、破碎、分散或衰败。
三秋(sān qiū)的意思:指时间的长短,用于形容等待的时间很长。
天子(tiān zǐ)的意思:指君主、皇帝,也用于比喻权力至高无上的人。
玉作(yù zuò)的意思:比喻人的才华或品质像玉一样珍贵、高尚。
月明(yuè míng)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照耀的夜晚。
知名(zhī míng)的意思:广为人知,名声大。
- 注释
- 虏骑:指敌军骑兵。
三秋:秋季,泛指秋天。
关云:边关的云层。
万里平:形容边关地域广阔。
雪似胡沙暗:比喻大雪纷飞的景象如同胡地的沙尘,使天地变得昏暗。
冰如汉月明:形容冰层清澈明亮,犹如汉时的月亮。
高阙:古代对城楼或宫殿门阙的称呼。
银为阙:形容城阙银白如银。
长城:中国的象征性防御工程。
玉作城:形容长城坚固如玉。
节旄:古代使臣所持的符节,上饰牦牛尾。
零落尽:凋零、破败。
天子:指皇帝。
不知名:不知道这些情况,即指皇帝对边疆战事的忽视。
- 翻译
- 秋天,敌人的骑兵入侵,边关的云层万里无垠显得格外平静。
大雪像胡地的沙尘般昏暗,冰层像汉时的月亮般明亮。
高高的城阙如同用银子建造,长城仿佛由玉石堆砌成。
符节上的牦牛尾装饰已经全部凋零,天子却并不知道这些情况。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战争的氛围,以及时间长久带来的荒凉与忘记。开篇“虏骑三秋入,关云万里平”迅速勾勒出外敌入侵、国境沦陷的严峻局势,"虏骑"指的是北方民族的骑兵,而"三秋"则暗示了时间的长久和季节的更迭。紧接着“雪似胡沙暗,冰如汉月明”通过对比,将雪花与胡人的沙尘相提并论,强调战争带来的荒凉景象,同时“冰如汉月明”则是对当时边塞之冷清的描绘。
以下两句“高阙银为阙,长城玉作城”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边塞防御工事的坚固与壮丽,但这种壮观背后却隐藏着战争的残酷和孤独。最后,“节旄零落尽,天子不知名”则透露出一种历史沧桑、英雄辈出的感慨。“节旄”指的是军旗上的装饰物,这里用来象征军队的荣耀,而“天子不知名”则表达了历史长河中英雄人物被遗忘的情景,"天子"这里特指皇帝。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一幅边塞战争后的荒凉图画,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历史沧桑、英雄辈出的深刻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