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蚊 子 唐 /皮 日 休 隐 隐 聚 若 雷 ,噆 肤 不 知 足 。皇 天 若 不 平 ,微 物 教 食 肉 。贫 士 无 绛 纱 ,忍 苦 卧 茅 屋 。何 事 觅 膏 腴 ,腹 无 太 仓 粟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平(bù píng)的意思:指不公平、不公正的情况或心理状态。
仓粟(cāng sù)的意思:指粮食储备丰富,可以满足人们的需要。
膏腴(gāo yú)的意思:形容土地肥沃、富饶,也可用来形容文章或诗词优美丰富。
何事(hé shì)的意思:表示问原因,询问事情的缘由。
皇天(huáng tiān)的意思:指天帝,用以形容天空的庄严威严。
绛纱(jiàng shā)的意思:绛纱是指一种红色的细布料,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情感。
茅屋(máo wū)的意思:指简陋的房屋或住所。
贫士(pín shì)的意思:指贫穷的人,也可用来形容贫困、困顿的境况。
若不(ruò bù)的意思:如果不是,如果没有
食肉(shí ròu)的意思:指人吃肉,表示人们过上了好日子,生活富足。
微物(wēi wù)的意思:微小的东西;极其细小的事物。
隐隐(yǐn yǐn)的意思:隐隐指的是模糊、朦胧、不明显的状态。
知足(zhī zú)的意思:知道满足,知道知足常乐。
- 翻译
- 远处聚集的声响如同雷鸣,啃食肌肤却不知满足。
如果上天不公,连微小生物也学会吃肉充饥。
贫穷的士人没有华丽的衣裳,只能在茅屋里忍受困苦。
为何还要寻找肥美之地,他们的肚子中却没有太多粮食。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贫困与无奈的情景。诗人通过对蚊子的描写,表达了自己作为一个贫士的苦难和不满。"隐隐聚若雷,噆肤不知足"一句,用蚊子数量之多、叮咬之痛形象地比喻了社会上的压迫和自己的困境。"皇天若不平,微物教食肉"则表达了一种对不公正的控诉和无奈,似乎连自然界也不再公平。
接着,诗人通过"贫士无绛纱,忍苦卧茅屋"直接描写了自己贫困的生活状态,无钱购买好被褥,只能在简陋的茅屋中忍受苦难。最后两句"何事觅膏腴,腹无太仓粟"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生活的艰辛,没有多余的粮食,只能寻找那些微小的剩余来充饥。
整首诗通过蚊子的比喻和对个人境遇的直接表达,展示了一个唐代士人的悲惨处境,以及他对于社会不公的强烈感受。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余自天禧元祀解宥密之职首治是邦越期月而移莅他郡于今八载复领藩政再践殊馆仰庙貌□如昔感威灵而长在强抽鄙思以纪岁华
雄屏口分寄,珍祠倏再临。
翚飞丛宇峻,龙濩伏渊深。
蘋藻罗清荐,金匏合雅音。
风旌翻凤蜺,晨炷燎榆沉。
麝墨披新刻,尘签认旧吟。
乐游情未足,残照下西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