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林露圃天欲霜,柿红栗紫橘弄黄。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户(bǎi hù)的意思:百户是指古代官员的职位,也用来形容人口众多的地方或家庭。
白茅(bái máo)的意思:白茅是指茅草的颜色白色,比喻人品纯洁或清白无辜。
并吞(bìng tūn)的意思:指一个实力强大的势力或国家吞并另一个实力较弱的势力或国家。
不忍(bù rěn)的意思:不忍指不能忍受、无法忍受的意思,表示不愿意或不忍心做某事。
朝来(zhāo lái)的意思:指事物逐渐变好或发展的趋势。
登相(dēng xiāng)的意思:指人物的形象或相貌在外表上与内在的品质或实际情况相符合。
貂裘(diāo qiú)的意思:指华美的衣裳。
丁宁(dīng níng)的意思:形容人的性格沉静、安定,不轻易动摇。
东坡(dōng pō)的意思:指杜甫和苏轼这两位唐宋文学家,也泛指文学才子、文化名人。
肥白(féi bái)的意思:形容贪得无厌,吃得过多。
瓠肥(hù féi)的意思:形容农作物或果实长得又大又肥。
侯国(hòu guó)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地位高而富有,享受着尊贵的待遇。
化去(huà qù)的意思:消除、消失、改变
检校(jiǎn jiào)的意思:检查校正,核对修正。
解骖(jiě cān)的意思:解开骖车上的绳索,比喻解决问题或解除困难。
老夫(lǎo fū)的意思:指年纪大的男性,多用于自称或自嘲。
立谈(lì tán)的意思:指立即能够展开对话或辩论的能力,也指能够立即谈论某个问题或主题。
连夜(lián yè)的意思:连续一整夜,不间断地进行某项活动。
面缚(miàn fù)的意思:被困、束缚在困境中,无法自拔。
木奴(mù nú)的意思:指没有主见、没有个性、没有主动性的人。
披绵(pī mián)的意思:披绵指的是披着棉袄,形容冬天穿着暖和。
剽掠(piāo lüè)的意思:指抄袭他人的作品或思想,以为己有。
禽获(qín huò)的意思:捕获禽鸟。比喻轻易地取得胜利或成功。
取将(qǔ jiāng)的意思:指以智谋或计策取得胜利,将敌人或对手俘虏或击败。
去处(qù chù)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可以停留或归宿的地方。
三百(sān bǎi)的意思:指数量众多,形容数量或程度非常大。
山僮(shān tóng)的意思:指年少的山村男孩。
生憎(shēng zēng)的意思:遗憾、可惜
士子(shì zǐ)的意思:指有志于科举、希望通过科举考试而成为官员的读书人。
乌椑(wū bēi)的意思:指黑色的椑树,比喻品行不端、行为不正的人。
献俘(xiàn fú)的意思:指将敌方战士或将领俘虏献给自己的主帅或国家。
相门(xiāng mén)的意思:指同辈之间互相称呼、对待。
相传(xiāng chuán)的意思:据传说;根据传统
玄端(xuán duān)的意思:玄妙深奥的道理或境界。
一霎(yī shà)的意思:短暂的时间,一刹那
羽化(yǔ huà)的意思:指鸟类蛹化为成鸟,比喻人经过苦难后获得新生。
玉肌(yù jī)的意思:形容皮肤白皙娇嫩,如同玉石一样光滑细腻。
糟丘(zāo qiū)的意思:形容地势高而险峻。
皂衣(zào yī)的意思:指黑色衣服,也比喻穷苦人家。
尊俎(zūn zǔ)的意思:尊重和崇敬的意思。
- 注释
- 霜:秋天的寒霜。
柿红:柿子成熟时呈现的红色。
栗紫:板栗熟透的颜色。
笾人:古代负责祭祀或宴会的人员。
栗姬:可能指代板栗仙子。
木奴:比喻果树。
乌椑:黑色的柿子。
玄端:黑色的礼服。
糟丘君:形容因饮酒过多而肥胖的人。
尊俎:古代盛酒肉的器具。
玉肌:形容皮肤白皙。
东坡:苏轼的别称,这里指代可能的批评者。
- 翻译
- 秋风吹过树林,露水打湿田野,天似要降霜,柿子红了,板栗和橘子也变黄。
我这老头儿虽嘴馋,但舍不得品尝,叮嘱仆人别摘这些果子。
清晨,板栗仙子离去,留下三百户人家的树木空空荡荡。
那些乌椑(黑色的柿子)的士子们像烟雾般散去,没人知道他们去了哪里。
山童们口耳相传,有个穿黑衣的郎官,名叫季狸奇章。
他爬树千回,只为片刻欢愉,夜晚偷摘果实填满仓库。
接着他又侵犯黎侯国,罗人救援黎国,他被擒获。
他被捆绑着,以白茅为面带来俘虏,身穿黑袍,貂皮大衣,葫芦酒满。
他被释放后,被推荐进入相府,一席谈话后被封为‘糟丘君’。
他在平园中宴饮,左右簇拥,掌管印章。
他担心粗鲁的手会破坏他的美名,怕有人像苏东坡那样写诗讽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象和生活场景。开篇“风林露圃天欲霜,柿红栗紫橘弄黄”写尽了秋末时节的繁华与生机,其中“风林”、“露圃”营造出一片清新宜人的环境,而“柿红栗紫橘弄黄”则展示了果实成熟、色彩斑斓的景象。
接着,诗人通过自称“老夫”的口吻,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不为物欲所动的情怀。这里的“忍馋不忍尝,丁宁笾人莫取将”表现了诗人的高洁品格和对自然恩赐的珍惜。
随后,“朝来栗姬羽化去,逋其木奴三百户”、“乌椑士子散如烟,检校不知渠去处”两句,通过描写鸟类的迁徙和树木的繁衍,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循环。
下文“山僮相传皂衣郎,字曰季狸氏奇章”、“上树千回一霎强,连夜剽掠积乃仓”则展示了一种神秘而又生动的场景,其中“山僮”和“皂衣郎”塑造了一个古朴而神秘的人物形象,而“上树千回一霎强”则描绘出一种不懈追求和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此外,诗中还穿插着对历史人物的提及,如“并吞又向黎侯国,罗人救黎遂禽获”等句,展现了诗人的广博知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最后,“白茅面缚来献俘,玄端貂裘瓠肥白”、“解骖荐渠登相门,立谈封作糟丘君”两句,则通过对物品和场景的细致描绘,再现了当时的生活画卷。
诗中,“旁招披绵拉通印,日侍尊俎嬉平园”等句,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享受,还反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至于“玉肌生憎粗手削,须防东坡诵冤著”,则是诗人借古代故事警示后世,对待物要有敬畏之心。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作技巧,更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出一个充满生机与哲思的艺术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基隆山
海上有重镇,厥地为台湾。
袤延数千里,四望云水环。
台北遥对台之南,险要爰有基隆山。
强虏忽启衅,称兵乃犯顺。
轮舶胜星驰,炮声作雷震。
麾军直上千仞冈,夺得昆崙思坐镇。
伟哉真将军,孤立无援兵。
出奇设险能以少许胜,一战而捷基隆平。
敌锋挫衄争先逃,如鸟兽散惊呼号。
功成未敢矜言劳,论功却比兹山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