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水亭秋日偶书》
《水亭秋日偶书》全文
宋 / 林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巾子峰头乌臼树,微霜未落已先红。

凭阑高看复低看,半在石池波影中。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uǐtíngqiūǒushū
sòng / lín

jīnfēngjiùshùwēishuāngwèiluòxiānhóng

pínglángāokànkànbànzàishíchíyǐngzhōng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峰头(fēng tóu)的意思:指山峰的顶部,也比喻事物的高处或巅峰状态。

高看(gāo kàn)的意思:对人或事物评价很高,很看重。

巾子(jīn zǐ)的意思:形容女子能力强,不逊于男子。

凭阑(píng lán)的意思:倚靠在栏杆上,形容闲适自得的样子。

微霜(wēi shuāng)的意思:指秋天初霜,形容天气转凉,但寒冷程度尚不深。

乌臼(wū jiù)的意思:指黑色的臼,比喻人的智慧或才能。

注释
巾子峰头:指山顶上的某个位置。
乌臼树:一种落叶乔木,秋季叶子变为红色。
微霜:初秋的小霜。
已先红:已经呈现出红色。
凭阑:靠着栏杆。
高看:抬头远望。
低看:低头近观。
半在石池波影中:一半倒映在石池的水波之中。
翻译
巾子峰顶的乌桕树
还未降下微霜就已率先转红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天水亭边的一幕景色。"巾子峰头乌臼树",诗人以乌桕树为焦点,乌桕树在巾子峰顶上,初秋时节,霜降之前,树叶就显现出深红色,显得格外醒目。"微霜未落已先红",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早秋的鲜明色彩。

"凭阑高看复低看",诗人站在栏杆边,时而仰望,时而俯视,充分沉浸在这如画的秋景之中。"半在石池波影中",将视线拉近,看到乌桕树倒映在清澈的石池水中,一半实,一半虚,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和动态美。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秋日水亭边乌桕树的美丽,以及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与感悟,透露出一种宁静淡泊的心境。林逋的诗歌风格素雅,善于捕捉自然之美,这首《水亭秋日偶书》正是其清逸之风的体现。

作者介绍
林逋

林逋
朝代:宋   生辰:967一1028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汉族,奉化大里黄贤村人。北宋著名隐逸诗人。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天圣六年(1028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
猜你喜欢

无题五首·其三

愁来情绪恶,锦瑟只閒抛。

一任朱弦绝,何劳凤嘴胶。

(0)

谒微子祠

朝登微子岭,上有微子祠。

我来拜堂下,升堂瞻圣仪。

三人俨相向,衣冠肖古时。

嗟此崇黎地,何以知祀兹。

好德本彝性,公议孰掩之。

林木交荫翳,冈峦互参差。

泉脉且甘冽,周道通四驰。

我欲告邑人,好刻铜盘词。

(0)

华清池

幸蜀殃根在一身,香囊忍委马嵬尘。

池中只有残汤水,不见当时出浴人。

(0)

宿紫阳观次韵故人辛好礼题壁三首·其一

偶然来此问丹砂,坐听松风到日斜。

满地白羊都化石,一声黄鹤又还家。

铁炉火暖煨山药,石鼎茶香试井花。

壁上旧题皆过客,多留姓字后人嗟。

(0)

闺思

淡扫蛾眉羞自照,巧梳蝉鬓向谁誇。

酒因不饮愁难遣,事为无凭恨转加。

褥锦坐当交颈鸟,扇罗绣及并头花。

欲题诗句无红叶,写遍窗间旧碧纱。

(0)

中秋玩月次韵胡鼎文别驾

碧天飞上烂银盘,此夜清光到处看。

云絮逐风还片片,露珠垂叶正漙漙。

尊前香喷黄金鸭,空外笙来白玉鸾。

欲诣姮娥一问讯,只疑高处不胜寒。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王灼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黄镇成 林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