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有阮籍泪,道应原宪贫。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兵戈(bīng gē)的意思:指战争和军事行动。
东土(dōng tǔ)的意思:东土意为东方的土地,泛指中国。
风尘(fēng chén)的意思:指人在纷繁世事中历尽风雨、沧桑变化后依然保持坚强、不屈的品质。
更选(gēng xuǎn)的意思:更换,选择。
满眼(mǎn yǎn)的意思:形容充满眼前,无法避免或忽视。
梅柳(méi liǔ)的意思:梅柳指的是梅花和柳树,分别代表着冬天和春天。它形容事物的变化和轮回。
殊方(shū fāng)的意思:特殊的方法或途径
随身(suí shēn)的意思:随身指的是随身携带、随身带着的意思。
选士(xuǎn shì)的意思:选拔人才,择优录用能干的人。
原宪贫(yuán xiàn pín)的意思:原本贫穷。
- 鉴赏
这首诗《南关》是明代诗人郑善夫所作,通过其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战乱中人世沧桑的感慨与忧虑。
首句“度陇心忽折”,开篇即以“度陇”这一动作,描绘出诗人穿越边疆、远离故乡的艰难旅程,内心随之产生强烈的折断感,预示着接下来将面对的不仅是地理上的遥远,更是情感上的孤独与挣扎。接着,“殊方梅柳春”一句,以异乡的春景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哀愁,春天本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季节,但在诗人心中却成了触动离愁别绪的触发点。
“兵戈近满眼,书剑老随身”两句,直接揭示了诗人所处时代的动荡不安。兵戈象征战争的残酷,书剑则代表了文人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诗人生活的环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命运的无奈。随着岁月的流逝,诗人的理想与才华似乎只能在书卷与剑影中寻求寄托,而无法实现于现实之中。
“世有阮籍泪,道应原宪贫”运用典故,将自己比作三国时期的阮籍和战国时期的原宪,前者以饮酒放歌来逃避现实的痛苦,后者则是坚守道德原则而生活贫困的典型。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深刻反思,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巨大落差的无奈与悲哀。
最后,“愁闻更选士,东土已风尘”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局的担忧与忧虑。在战乱频仍的时代背景下,诗人担心更多的人才因战乱而失去施展抱负的机会,同时也感叹整个国家已经笼罩在战乱的阴霾之下,一片混乱不堪。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时代背景的描绘,以及对历史典故的引用,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战乱年代中个体命运的悲叹,以及对和平与理想的渴望。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陈桥别隐直
柔远在无外,饮冰宁顾家。
旌麾辞北阙,原隰生光华。
水涸雨亦收,劲风卷惊沙。
送车何其多,高盖垂文緺。
张侯平生亲,情义固所加。
哀我志慷慨,眷我天一涯。
出宿水上亭,暮谈见晨霞。
百里亦已远,心乎不云遐。
我自东西人,岂能守蓬麻。
周爰愧靡及,敢不重拜嘉。
和邻几持国景德寺纳凉
四时急相乘,五月大火中。
天地为炽炉,万物皆沸铜。
吁嗟望云汉,长啸怀清风。
覆载虽高厚,局蹐似不容。
蚩蚩道旁子,奔走劳厥躬。
外以尘土伤,内为利害攻。
狂酲无由濯,势与群物终。
安知逍遥游,采真得所从。
宝宇豁高严,剧谈叩真空。
虚白从中来,清凉脱樊笼。
惜哉但独乐,不与斯人同。
作诗寄妙赏,藐若凌青穹。
依隐或玩世,诡时在不逢。
三复金玉音,旷然已发矇。
寄张拱辰
楚人少眉寿,此翁七十馀。
剕士多轻扬,此翁乃好书。
世医悦肤浅,此翁识古初。
习俗争锥刀,此翁尚玄虚。
数欲见此翁,为其亦起予。
责人必求备,尧舜犹病诸。
渔者公阅休,逸人狂接舆。
有之幸见告,我且从彼居。
杂诗二十二首·其八
秋风吹宾鸿,千里飞一息。
水阔稻粱寡,天寒霜雪逼。
岂不抱远志,憔悴伤颜色。
鷾鸸乘春晖,采采华羽翼。
侧身袭人间,慧巧谁怵愓。
出入金玉堂,户牖初不隔。
上无饮啄患,下有居处益。
胡为事高远,肮脏莫自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