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声猿更促,石色树相连。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僧 默 然 唐 /姚 合 出 家 侍 母 前 ,至 孝 自 通 禅 。伏 日 江 头 别 ,秋 风 樯 下 眠 。鸟 声 猿 更 促 ,石 色 树 相 连 。此 路 多 如 此 ,师 行 亦 有 缘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出家(chū jiā)的意思:指一个人离开家庭,放弃尘世的事物,投身于宗教修行或出家修道。
风樯(fēng qiáng)的意思:指船上的风向标,比喻事物的变化和发展的动态。
伏日(fú rì)的意思:指夏天天气炎热,阳光炙烤,人们难以忍受。
江头(jiāng tóu)的意思:指人的头部,比喻人的智力、才华或者能力。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如此(rú c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状况或程度如此,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相连(xiāng lián)的意思:两个或多个事物紧密地连在一起。
有缘(yǒu yuán)的意思:有缘指两个人因为前世的因缘关系而有缘相遇或有缘相知。也可以用来形容两个人有着特殊的缘分,有着一种特殊的关系。
至孝(zhì xiào)的意思:指对父母孝顺至极的美德。
- 翻译
- 在出家侍奉母亲之前,他深谙孝道并自行修习禅法。
夏日炎炎,他在江边告别家人,秋天的风中在船舱里入睡。
鸟鸣和猿啼声更显得急促,山石的颜色与树木连成一片。
这样的道路常常如此,师父的行程也是因缘际会。
- 注释
- 出家:离开世俗生活,进入宗教修行。
侍母:服侍母亲。
至孝:极尽孝道。
通禅:精通禅学。
伏日:炎热的夏天。
江头:江边。
樯下:船舱内。
鸟声:鸟儿的叫声。
猿更促:猿猴的叫声更为急切。
石色:山石的颜色。
树相连:树木连绵不断。
此路:这条路。
多如此:常常如此。
师行:师父的行程。
有缘:有缘分,指适宜或命中注定。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出家为僧的儿子与侍奉母亲道别的情景。"至孝自通禅"表明他在侍母期间已经悟到了禅理,达到了至高无上的孝道境界。"伏日江头别,秋风樯下眠"则是对送别情形的具体描绘,其中“伏日”意味着伏在船上,通过“江头别”和“秋风樯下眠”,诗人勾勒出了一幅送别图景,同时也传达了秋天的萧瑟气氛。
接下来,“鸟声猿更促,石色树相连”一句,不仅增添了画面感,还强化了环境氛围。通过对自然声音和颜色的细腻描写,诗人在读者心中构建了一幅生动的山林秋景图。
最后,“此路多如此,师行亦有缘”表达了对未来旅途的期许以及信念。这不仅是对出家僧人的送别,也蕴含了对修行之路坚定的信心和期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自然景物的搭配,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禅理的心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陕州河亭陪韦五大夫,雪后眺望因以留别,与
雪霁太阳津,城池表里春。
河流添马颊,原色动龙鳞。
万里独归客,一杯逢故人。
登高向西望,关路正飞尘。
始闻蝉,有怀白宾客,去岁白有闻蝉见寄诗,
蝉韵极清切,始闻何处悲。
人含不平意,景值欲秋时。
此岁方晼晚,谁家无别离。
君言催我老,已是去年诗。
敬宗睿武昭愍孝皇帝挽歌三首
宝历方无限,仙期忽有涯。
事亲崇汉礼,传圣法殷家。
晚出芙蓉阙,春归棠棣华。
玉轮今日动,不是画云车。
任贤劳梦寐,登位富春秋。
欲遂东人幸,宁虞杞国忧。
长杨收羽骑,太液泊龙舟。
惟有衣冠在,年年怆月游。
讲学金华殿,亲耕钩盾田。
侍臣容谏猎,方士信求仙。
虹影俄侵日,龙髯不上天。
空余水银海,长照夜灯前。
酬马大夫以愚献通草茇葜酒,感通拔二字,因
泥沙难振拔,谁复问穷通。
莫讶提壶赠,家传枕曲风。
成谣独酌后,深意片言中。
不进终无已,应须荀令公。
和李相公以平泉新墅获方外之名,因为诗以报
业继韦平后,家依昆阆间。
恩华辞北第,潇洒爱东山。
满室图书在,入门松菊闲。
垂天虽暂息,一举出人寰。
途次华州,陪钱大夫登城北楼春望,因睹李崔
城楼四望出风尘,见尽关西渭北春。
百二山河雄上国,一双旌旆委名臣。
壁中今日题诗处,天上同时草诏人。
莫怪老郎呈滥吹,宦途虽别旧情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