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归云庵壁》
《题归云庵壁》全文
宋 / 释净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老来林下养闲躯,茅屋清虚蚊蚋无。

一径松虱何处起,入松穿竹两三株。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老来(lǎo lái)的意思:指年纪大了以后。

两三(liǎng sān)的意思:指数量不多,大致在两个或三个之间。

林下(lín xià)的意思:指在树林中、森林里,多用来形容隐居、避世的境地。

茅屋(máo wū)的意思:指简陋的房屋或住所。

蚊蚋(wén ruì)的意思:指微小、琐碎的事物。

养闲(yǎng xián)的意思:指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不受外界干扰,不为琐事所累。

一径(yī jìng)的意思:直路,一条径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和尚在山林中修行的生活场景,充满了宁静与自然之美。

首句“老来林下养闲躯”,点明了诗人已至暮年,选择在山林间静心修养,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这种生活态度体现了道家“顺应自然”的哲学思想,以及佛教中追求解脱、远离烦恼的精神境界。

次句“茅屋清虚蚊蚋无”,进一步描绘了和尚居住环境的清幽与简朴。茅屋作为避风挡雨的居所,象征着生活的朴素与自在。而“蚊蚋无”则强调了环境的清静,没有外界的干扰,只有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心灵纯净的氛围。

第三句“一径松虱何处起”,通过描述一条小径旁松树上的松虱,暗示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松虱虽小,却也构成了自然界的一部分,它们的存在提醒人们,即使是最微小的生命也有其生存的权利和价值。同时,这也隐含了对自然界的敬畏之心,以及对生命多样性的尊重。

最后一句“入松穿竹两三株”,以松树和竹子为背景,描绘了小径上可能遇到的自然景观。这两者都是自然界中的常见植物,象征着坚韧不拔和高洁的品质。通过“入松穿竹”这一动态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同时也寓意着修行者在自然中寻找内心平静的过程,如同松竹般坚韧而高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僧侣在山林中修行的生活状态,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自然风景画,更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精神追求。

作者介绍

释净端
朝代:宋

释净端(一○三二~一一○三),俗姓邱,字表明,归安(今浙江吴兴)人。肄业吴山解空讲院,顿契心法,乃从仁岳法师受公《楞严》要旨。参宝觉齐岳禅师得悟。见弄狮子者,丛林号为端师子,自号安闲和尚。徽宗崇宁二年趺坐而化,年七十二。有《吴山集》,已佚。事见《禅林僧宝传》卷一九、《罗湖野录》卷一、清光绪《归安县志》卷四三、《吴兴诗存》卷一四。今录诗四十二首。
猜你喜欢

咏汉高祖·其一

啸命群雄易,屠沽起汉家。

蛇分芒砀泽,龙死博浪沙。

五载成黄屋,三分尚翠华。

遗臣精爽在,愿作寝园花。

(0)

同张超然寻端溪水岩作

峡口水岩开,中含紫玉胎。

青花思一割,白叶得双裁。

泉涌因人气,霞蒸似尔才。

精华分与我,当为著书来。

(0)

送沙子雨浮海之日本·其一

东浮穷日出,海舶望如山。

五月开洋去,三冬趁国还。

省亲旸谷外,题赋岛夷间。

若木花莲叶,朝朝为我攀。

(0)

经阳江电白边界感赋·其一

南极成沙塞,长城界海云。

涛声天外落,雨气日中分。

不见戈船影,徒劳甲马群。

红夷有孤岛,辛苦汉将军。

(0)

答凌天杓·其一

昔作探丸客,今为鼓枻人。

全家向南海,匹马别西秦。

日出天鸡晓,冰开塞草春。

承君问游侠,一剑正逡巡。

(0)

寄陆太守·其二

谢公为郡日,数上会稽山。

坐啸君无事,丹霞亦往还。

文章奋禅藻,氛祲息台关。

一道飞泉水,无生说未閒。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