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分明(fēn míng)的意思:明显、清楚
隔墙(gé qiáng)的意思:指隔离、分隔,形容关系疏远,缺乏交流。
何时(hé shí)的意思:何时表示询问时间,问什么时候。
化日(huà rì)的意思:化解危机,消除困难。
甲兵(jiǎ bīng)的意思:指军队或武器装备。
门生(mén shēng)的意思:门生指的是学生或弟子。在古代,门生是指拜师学习的人,现代多用来形容得到某人指导并受其影响的人。
那堪(nà kān)的意思:指难以承受或忍受某种情况或痛苦。
倾险(qīng xiǎn)的意思:冒险、冒险行动
青草(qīng cǎo)的意思:指年轻人或者未经世事的人。
入耳(rù ěr)的意思:指言语或声音听起来舒服、顺耳。
伤心(shāng xīn)的意思:心情受到伤害或痛苦。
神州(shén zhōu)的意思:指中国,意指中国是一个伟大而神圣的国家。
世俗(shì sú)的意思:指世间的俗气、庸俗之事或人情世故。
太息(tài xī)的意思:太息是一个表示悲伤、叹息的词语,用来形容心情沉重、忧愁或无奈。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恭尹在狱中所作,题为《狱中杂纪二十六首(其九)》。诗中表达了诗人身处困境时的复杂心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首句“已是伤心客”,直接点明了诗人的身份——一个饱受痛苦与悲伤的人。接着,“那堪太息声”一句,通过“太息”这一动作,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内心的沉重与无奈,进一步深化了其悲苦的情感。
“隔墙来断续,入耳怨分明”两句,运用了听觉意象,将外界的声音与内心的感受巧妙结合。声音的断续与怨恨的分明,不仅反映了外界环境的动荡与不公,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挣扎与不满。这里的“怨”字,既是对个人遭遇的哀叹,也是对社会不公的愤慨。
“世俗趋倾险,神州尚甲兵”两句,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普遍现象——人们为了利益而相互倾轧,国家则处于战乱之中。这两句以强烈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忧虑与批判,同时也流露出对和平与公正的渴望。
最后,“何时瞻化日,青草狱门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愿望。他期待着有一天,社会能够迎来和平与光明,监狱的大门也能因不再需要而逐渐消失。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期盼,更是对整个社会变革的呼唤。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感衷二十四韵(记脱脱征高邮召还事)
贡赋通重译,耕桑被九垓。
欻惊氛膋满,不谓岁时催。
丞相兴师出,纶音降使开。
紫泥封五采,黄道绕三台。
烨烨宣光业,桓桓李郭才。
阵云连朔野,庙略定风埃。
香糯江南饷,葡萄垅右醅。
马群金匼匝,毳帐雪毰毸。
剑动彭城溃,珠还甓社来。
长驱危破竹,密令疾衔枚。
王者征无战,群雄势欲摧。
忽闻君命召,竟勒将旗回。
中夏捐鸡肋,清朝隐鸩媒。
义声从此逝,锐气一时灰。
天迥威弧弛,城孤画角哀。
火狐翻啸聚,海鳄复喧豗。
款附真遗患,除封实戏孩。
民情犹耿测,天讨尚徘徊。
忧愤飞神爽,疮痍映泪腮。
衮衣徒倚注,肉食自舆佁。
河汉明如洗,昆仑岂易颓。
孰矜黄鹄志,羞上野鹰台。
微效宁无念,篇诗信漫裁。
霜晴野空阔,独立望蓬莱。
《感衷二十四韵(记脱脱征高邮召还事)》【明·叶杞】贡赋通重译,耕桑被九垓。欻惊氛膋满,不谓岁时催。丞相兴师出,纶音降使开。紫泥封五采,黄道绕三台。烨烨宣光业,桓桓李郭才。阵云连朔野,庙略定风埃。香糯江南饷,葡萄垅右醅。马群金匼匝,毳帐雪毰毸。剑动彭城溃,珠还甓社来。长驱危破竹,密令疾衔枚。王者征无战,群雄势欲摧。忽闻君命召,竟勒将旗回。中夏捐鸡肋,清朝隐鸩媒。义声从此逝,锐气一时灰。天迥威弧弛,城孤画角哀。火狐翻啸聚,海鳄复喧豗。款附真遗患,除封实戏孩。民情犹耿测,天讨尚徘徊。忧愤飞神爽,疮痍映泪腮。衮衣徒倚注,肉食自舆佁。河汉明如洗,昆仑岂易颓。孰矜黄鹄志,羞上野鹰台。微效宁无念,篇诗信漫裁。霜晴野空阔,独立望蓬莱。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59167c699071ce80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