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今予我暇,有书真不读。
遗泽存读书,浸作生民福。
不足(bù zú)的意思:不值得惊奇或不足以引起注意
读书(dú shū)的意思:
◎ 读书 dúshū
(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
寒泉(hán quán)的意思:指冷清、寂寞无人的景象或境况。
煌煌(huáng huáng)的意思:形容光彩照人,辉煌壮丽。
静观(jìng guān)的意思:观察事物时保持冷静、不轻易做出判断或行动。
科举(kē jǔ)的意思:科举是指古代中国的一种选拔官员的考试制度。
灵台(líng tái)的意思:指人的心灵或思维的宝地,也比喻有才智、有见识的人。
浅机(qiǎn jī)的意思:指对机会或情况的理解、掌握程度不深,不够透彻。
清彻(qīng chè)的意思:清澈透明,没有杂质。
深谷(shēn gǔ)的意思:指深山幽谷,比喻困境或危险的境地。
圣心(shèng xīn)的意思:指人心纯洁、善良、无私的状态。
生民(shēng mín)的意思:指民众,人民。
时累(shí lèi)的意思:指时间长久,累积成多。形容事物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变得丰富或繁重。
斯文(sī wen)的意思:文雅有礼貌,举止得体。
台中(tái zhōng)的意思:指事物正中央或重要位置。
万象(wàn xiàng)的意思:形容事物繁多、变化无穷。
文化(wén huà)的意思:指一个民族或社会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艺术形式、生活方式等的综合体。
昔时(xī shí)的意思:昔时指过去的时候,表示与现在相对比的过去时光。
异端(yì duān)的意思:
◎ 异端 yìduān
(1) [strange omen]∶异常的吉兆。现多指自认为正统者对异己的思想、理论的称呼
攻乎异端,斯害也已。——《论语·为政》。朱熹集注:“非圣人之道,而别为一端。” 焦循补疏:“各为一端,彼此互异。”
(2) [heterodoxy;heresy]∶古代儒家称其他学说、学派为异端
欲求(yù qiú)的意思:渴望追求某种目标或满足某种需求
在目(zài mù)的意思:指在眼前、在视野内。
自明(zì míng)的意思:自然明白,不需要解释或说明。
自励(zì lì)的意思:自我鼓励,自我激励,勉励自己努力向前。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追求科举功名,而忽视了真正阅读与学习的反思。诗人感叹于自己如今有了充裕的时间,却并未充分利用去阅读书籍,这让他感到有些遗憾。他提到圣贤的心灵如同清澈的寒泉玉,充满了智慧和教诲,这些宝贵的知识本应惠及百姓,带来福祉。
诗人进一步阐述,通过内心的静观,他仿佛能洞察万物,理解宇宙的奥秘。在寒冷的环境中,心灵更加清明,浅显的道理也易于领悟。然而,文化的传播若偏离正轨,可能会导致思想的深陷泥沼。因此,诗人希望重新激发自己的热情,找回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个人成长、知识探索以及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其对精神修养的重视和对社会福祉的关怀。
我过直?时,蠲租别次第。丰收普免三,歉收更加二。
前临丰乐镇,凭舆觇稔岁。
是用生欢颜,免三均示惠。
迩日遵河北,观民每驻辔。
沙田馀稚苗,场圃鲜硕穗。
问知秋雨稀,谷价因以贵。
休助有古训,加蠲亦近例。
亟颁十行诏,更敕一方吏。
惠民不吝恩,施恩善推类。
一桥接两堤,两省限一水。
迎者既纷来,送者亦旋止。
守臣有尔我,子心何彼此。
周禆寰海内,孰非我赤子。
中州乃初至,按辔咨民事。
夹道老幼填,瞻就近尺咫。
蠲租早颁诏,赐金每问齿。
笑哗奚必禁,奔走纷未巳。
其数无虑万,一一色含喜。
嗟子有何德,子来乃尔尔。
寒所衣者布,饥所食者米。
比户日所需,直贵固其理。
既庶而既富,曰教思所以。
扰之爱亦害,循之顺匪弛。
是处名丰乐,高廪庆亦有。
顾名心倍欣,熙世无过是。
伊洛周郑间,结揽从兹始。
功成无不退,寒暑验苍穹。
二至观天运,终宵觇火中。
旦明悬霁雪,昏耀度薰风。
箭漏升皆半,璿玑正再同。
三星才在户,四序又移宫。
令欲迁颛顼,权将谢祝融。
窥衡冯相近,迎气籥章通。
警德宜中日,乾乾圣履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