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虎丘寺》
《虎丘寺》全文
宋 / 高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西出吴门步屧轻,浮屠唤客入山行。

从试剑何年裂,池自通泉尽日平。

烟径远传僧磬响,云龛深锁佛灯明。

移舟更宿枫桥寺,要听疏钟半夜鸣。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半夜(bàn yè)的意思:指夜间的深夜时分。

步屧(bù xiè)的意思:指行走时脚步不稳,摇摇晃晃的样子。

从试(cóng shì)的意思:指从实践中不断摸索、尝试,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

枫桥(fēng qiáo)的意思:指友谊深厚、情意浓重的桥梁。形容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深厚。

浮屠(fú tú)的意思:比喻虚幻的事物或空中楼阁。

佛灯(fó dēng)的意思:佛灯是指佛教寺庙中供奉的灯,也用来比喻智慧、启迪和教诲。

尽日(jìn rì)的意思:整天,一整天

入山(rù shān)的意思:进入山林

僧磬(sēng qìng)的意思:指僧人敲击磬钟的声音,比喻宣扬佛法或道教思想。

山行(shān xíng)的意思:指登山旅行或行走于山间。

疏钟(shū zhōng)的意思:指钟声清脆悠扬,声音洪亮悦耳。

吴门(wú mén)的意思:指江苏苏州的地方,也泛指江苏地区。

烟径(yān jìng)的意思:指炊烟的轨迹,比喻人的行踪。

注释
屧:木屐,古代的一种轻便鞋。
浮屠:佛教徒对塔或和尚的称呼,这里指和尚。
试剑:传说中的古人以剑试石,此处可能象征历史遗迹。
磬:寺庙中敲击的乐器,僧人用来召集或修行。
云龛:指深藏于云雾中的佛堂。
疏钟:稀疏的钟声,通常指寺庙在特定时间的报时。
翻译
我轻步走出苏州城门,被和尚邀请进入山中。
不知何时石头被剑试过而裂开,水池常年流淌,水面平静。
远处的山路上,僧人的木鱼声隐隐传来,深藏的佛堂里,佛灯独自明亮。
我划船靠近枫桥寺,想要在半夜聆听稀疏的钟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高翥西行至吴门后,轻步踏入虎丘寺的经历。他被唤入山中,沿途见到古老的石迹,仿佛诉说着试剑的传说,池塘静谧,泉水长流,显得格外宁静。远处,僧人的木鱼声在烟雾弥漫的小径上传来,深藏的佛龛内,灯火闪烁。诗人决定在枫桥寺过夜,期待聆听半夜时分的稀疏钟声,营造出一种幽深而宁静的禅意氛围。整首诗以游踪为线索,展现了寺庙的古老与神秘,以及诗人对禅修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高翥

高翥
朝代:宋   字:九万   号:菊磵(古同“涧”)   籍贯:余姚(今属浙江)   生辰:1170~1241

高翥(1170~1241),初名公弼,后改名翥。字九万,号菊磵(古同“涧”),余姚(今属浙江)人。游荡江湖,是江湖诗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称。高翥少有奇志,不屑举业,以布衣终身。他游荡江湖,专力于诗,画亦极为出名。晚年贫困潦倒,无一椽半亩,在上林湖畔搭了个简陋的草屋,小仅容身,自署“信天巢”。72岁那年,游淮染疾,死于杭州西湖。与湖山长伴,倒是遂了他的心愿。
猜你喜欢

如梦令.野桃

掩抑绿杨深处。隔水向人如诉。

谁指武陵源,云锁当年旧路。春去。春去。

飘尽一溪红雨。

(0)

重叠金.美人

芳姿皎若梅花雪。幽情淡若梨花月。小立玉珊珊。

春风鬓影间。画栏人静处。宛转调鹦鹉。

笑语隔瑶阶。轻纨遮面来。

(0)

菩萨蛮.得婉清书感作

羡君破浪先飞渡。嗟余恋机几度误。虎口脱危灾。

孤舟涉海来。两季睽两地。鸿雁书频寄。

雁信纵堪传。雁行终未联。

(0)

沁园春.杨花

无力支持,脱却轻棉,千条万条。

看乍寒乍暖,抛残紫陌,和烟和雨,乱点红桥。

色怕泥污,肌如玉洁,妙手何人擅白描。

推窗望,让谢家道蕴,咏絮才高。春来争不魂销。

更自喜、身轻分外娇。

讶花间新蝶,纷纷起舞,枝头残雪,点点难消。

浅碧池塘,淡香楼阁,一望珠帘影动摇。

东风好,免拖泥带水,吹上云霄。

(0)

风蝶令

曲曲朱阑静,盈盈翠袖轻。

神容矜重讳风情,无奈横波生小、露聪明。

竹影疏于梦,蕉愁掩到心。

晚凉珍重七弦音,除却碧霄明月、有谁听。

(0)

满江红·其四送潘原白令溆浦,用辛稼轩平湖南寇韵

坚壁罗洋,踞胜算、何须诸葛。

恰此日、义陵制锦,捷书飞入。

渺渺烟寒木叶下,滔滔溪冷潜蛟泣。

坐琴堂、高啸海天秋,沅流急。渔父畔,沧浪客。

官中水,寥平力。任健儿跃马,羌童鸣镝。

明月洞开青嶂合,罗公峰隐苍生出。

拥孤城、大小西山阳,藏书石。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