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池旁有道士庙,余为题曰灵山寺。住寺中三日,作书甚多》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月夜的美景,以及诗人醉酒后在天山上挥毫泼墨的情景,充满了浪漫与诗意。
首句“雨过高峰雾忽开”,描绘了雨后的山峰,云雾散去,展现出清晰的景象,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接着,“月明照影一徘徊”一句,将月光下的山景与诗人自己的身影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邃的氛围,仿佛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自由自在地游走于月光之下。
“醉余挥洒天山上,似向瑶池洗砚来”这两句,通过“醉余”二字,展现了诗人饮酒之后的豪情与创造力。他仿佛在天山上尽情挥洒,如同从瑶池中取回的墨汁,将心中的情感与灵感倾注于笔端。这种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诗人艺术创作的激情与自由,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融,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艺术创作的执着追求,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感染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杰侄所居之前旧无竹二月中忽出筀笋一根特立可爱为赋长句
旧闻四月筀,不闻二月萌。
箨龙忽当门,头角何峥嵘。
朅来此地荒秽耳,远隔长林不相倚。
群稚犹埋粪壤中,挺然剑拔参天起。
人云瑞应非偶然,妙不可诘那可言。
孰前孰后孰为瑞,孰识此根天地先。
祇今孤秀骇众目,半脱锦绷耸新绿。
善守勿令风雨摧,他年满地皆修竹。
声声慢.寿贾师宪
捷书连昼,甘洒通宵,新来喜沁尧眉。
许大担当,人间佛力须弥。
年年八月八日,长记他、三月三时。
平生事,想祗和天语,不遣人知。
一片闲心鹤外,被乾坤系定,虹玉腰围。
阊阖云边,西风万籁吹齐。
归舟更归何处,是天教、家在苏堤。
千千岁,比周公、多个彩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