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补绽(bǔ zhàn)的意思:补救破绽,弥补缺点或错误。
布袍(bù páo)的意思:指人穿着朴素、不讲究的衣服。
柴门(zhài mén)的意思:指贫苦人家的门户。比喻贫困、卑微的家庭。
村落(cūn luò)的意思:指农村的聚居地,也用来形容偏僻、落后的地方。
豆花(dòu huā)的意思:豆腐花。比喻事物的质地细腻柔嫩。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风烟(fēng yān)的意思:指战争、动乱中的烽烟和战火。
花蹊(huā qī)的意思:指花坛中间的小径,也比喻狭窄的道路或困境。
茅舍(máo shè)的意思:指简陋的房屋或住所。
秋晚(qiū wǎn)的意思:秋天的晚上
深秀(shēn xiù)的意思:形容内涵深沉、学识渊博、才情出众的人。
秫田(shú tián)的意思:指农田里的秫米,比喻人才培养的基础。
斜阳(xié yáng)的意思:指太阳偏斜于地平线上方的时候,也比喻事物接近末日、衰败或人事已非的状态。
一领(yī lǐng)的意思:指一个领子,用来形容人的胸襟或气度开阔。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田园诗意的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个隐居者的生活场景。首句“柴门临水豆花蹊”,描绘了隐居地的自然环境,门前是临水的小径,两旁豆花盛开,充满了生机与和谐。接着,“小汲携筒自灌畦”一句,展现了隐士亲自劳作的情景,提着水桶浇灌菜园,生活简朴而自足。
“茅舍几家村落里,秫田三顷柘湖西”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隐居地的地理位置和规模,茅草屋坐落在村落之中,周围有大片的秫田,位于柘湖之西,环境幽静,远离尘嚣。
“斜阳紫翠多深秀,秋晚风烟正惨悽”则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略带哀愁的氛围。夕阳映照下的山色呈现出紫翠之色,显得格外深邃秀丽;秋日傍晚,微风吹过,带来淡淡的烟雾,增添了几分凄凉之感。
最后,“一领布袍先补绽,任他风雨只低栖”表达了隐士淡泊名利、不畏艰难的生活态度。他穿着破旧的布袍,即使面对风雨,也依然坚守自己的生活方式,体现了内心的平静与坚韧。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郁情绪,给人以深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水调歌头.送包录事归省
江山忆故国,烟月阻同游。
西风搔首,夕阳归鸟望乡楼。
十载红尘春梦,千里白云情思,身世浪悠悠。
归路辨行色,雁字海天秋。碧澜堂,山色近,水光浮。
画船载酒,花时福寿满金瓯。
醉拥笙歌十二,光映寿星两点,袍带总风流。
从此苕南景,应作画图收。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