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易应终卷,端居莫患贫。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别家(bié jiā)的意思:指与别人家庭相比,自己家庭的优点或特色。
定交(dìng jiāo)的意思:确定交往的关系,表示双方达成了稳定的友谊或交情。
端居(duān jū)的意思:指居高位或位于首位,也可以指处于最佳的位置或地位。
何时(hé shí)的意思:何时表示询问时间,问什么时候。
交疏(jiāo shū)的意思:指交错疏松的样子,形容事物之间相互交错、布局疏松。
三春(sān chūn)的意思:指春天的三个月,比喻事物兴盛的时候。
松筠(sōng yún)的意思:松筠是指松树和竹子,象征着高洁和坚贞。
燕雀(yàn què)的意思:小鸟燕雀无法理解大雁鸿鹄的志向和抱负。形容人的见识狭窄,不能理解高远的目标。
音信(yīn xìn)的意思:音信是指消息、信息的传递和接收。
冤狱(yuān yù)的意思:指冤枉的案件或冤屈的狱中之事
元朝(yuán cháo)的意思:指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郭祥正所作的《忆小子鼎》,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儿子的深切思念与关怀。
首句“元朝别家去,音信隔三春”,开篇即点明了诗人与儿子分别的时间之久,以及由此带来的思念之情。元朝,这里可能是一种借代,暗示离别已久,而“音信隔三春”则直接表达了通信中断,时间仿佛停滞在了春天,无法传递彼此的消息。
接着,“读易应终卷,端居莫患贫”,诗人独自在家,沉浸在《易经》的阅读中,以此来打发时光,内心虽贫困但精神富足。这既表现了诗人对学问的热爱,也反映了他面对孤独时的自我慰藉。
“定交疏燕雀,养节慕松筠”,这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自己与燕雀(小麻雀)相对比,以松竹(松树和竹子)自比,表达了诗人高洁的人格追求和对友情的珍视。燕雀象征着世俗的交往,而松竹则象征着高雅的品格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诗人通过这样的对比,强调了自己对真正友谊的渴望和对高尚情操的向往。
最后,“冤狱何时辨,思儿泪满巾”,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儿子遭遇不公的忧虑和对儿子深深的思念之情。冤狱,不仅指现实中的不公正待遇,也是诗人内心深处对儿子命运的担忧。泪满巾,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因思念和忧虑而泪水盈眶的情景,情感真挚,感人至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儿子的深切思念和对正义的渴望,同时也体现了诗人高洁的人格追求和对友情的珍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蓦山溪·元来一点
元来一点,本也无生灭。
逐景落阴阳,匠成形、头面转别。
五浊恶代,八苦镇交煎,生还死,死还生,生死何时彻。
教君省悟,志夺玄黄诀。
七耀贯三奇,斡珠玑、推移气泄。
九还七返,药配按时烹,黄金窟,绽琼英,五气飞红雪。
永遇乐·机括独行
机括独行,犹然形累,庄严神正。
诸漏牢封,万缘齐剪,豁达开心镜。
禅关打破,壶春深入,万象拱环七政。
天河转、月窟光飞,低衬碧霄相映。
纯阳束体,瑞云高卧,轻清拂面风劲。
欢乐无涯,变通难约,时复狂歌咏。
笙簧缭绕,雷霆鼓润,做弄木童馀庆。
冥冥证、一点圆空,至清至
永遇乐·妙契天轮
妙契天轮,斡枢七政,玉衡旋转。
潜运升沉,推穷造化,一气三奇变。
龟精蟾髓,鸾精乌血,滚滚鼎中烹炼。
玄珠结、金蕊鲜妍,喷起九龙光电。
婴投金室,姹归银阙,笙歌闹簇清宴。
悲翠帏低,珍珠帘卷,喜气祥云炫。
冰寒天阔,风清月皎,显出本来头面。
圆空廓、无碍神通,太虚撒
永遇乐·蜗角功名
蜗角功名,蝇头利赂,慨然除剿。
唾手提锋,剔开关要,个里玄元晓。
迷云瓦解,禅天冰莹,顿露月明风袅。
印千派、绿水澄澄,普浸一轮皎皎。
卓然独立,圆融模样,迩遐一混不扰。
来往分明,断常都泯,吉应阳魂兆。
清凉彼岸,妙明活计,坐卧玉花窈窕。
巍巍证、无漏功圆,圣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