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殊伯道儿宜有,行过王圭庙已先。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伯道(bó dào)的意思:指对人情世故、社会礼仪非常了解,能够得体地处理人际关系的人。
道儿(dào er)的意思:指道路、方法、途径。也可指某种特定的风格或特色。
高躅(gāo zhú)的意思:形容人的身材高大挺拔,步履轻盈自信。
归去(guī qù)的意思:回到原来的地方,返回故乡。
九原(jiǔ yuán)的意思:指九个原始的草木丛生的地方,也指原始的状态。
茫然(máng rán)的意思:形容心神迷惘,不知所措。
潜德(qián dé)的意思:隐藏自己的德行,不显露出来。
诗史(shī shǐ)的意思:指诗人的才华和作品的历史。
史记(shǐ jì)的意思:史书记载的历史。也指有关历史的书籍或资料。
乡评(xiāng píng)的意思:指在乡村中的评议和评论,表示乡村中人们对事物的评判和评论。
孝子(xiào zǐ)的意思:指对父母尽心尽力、孝敬有加的子女,也泛指尊敬和孝顺的后代。
凶年(xiōng nián)的意思:指年景不好,灾害频发的年份。
玄谈(xuán tán)的意思:玄谈指的是深奥、难以理解的言论或话语。
伊川(yī chuān)的意思:指草木茂盛的景象,形容春天或夏天自然界生机勃勃的景象。
隐居(yǐn jū)的意思:指退隐到山林或乡野中过隐居生活,远离尘嚣。
- 鉴赏
这首挽词《张德惠挽词》由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通过对逝者张德惠的追忆与赞颂,展现了其高尚的品德与深远的影响。
首联“隐居高躅已茫然,潜德如公亦足贤。”开篇即表达了对张德惠隐居生活与高尚德行的敬仰之情。隐居的生活虽然远离尘嚣,但其道德风范却如同明灯,照亮了他人的心灵,足以令人钦佩。
颔联“早见乡评称孝子,晚闻诗史记凶年。”进一步揭示了张德惠在生前后的社会评价。早年间,乡里人便称赞他为孝顺之子;晚年,他的事迹被载入历史,尤其是记录了他在凶年时的善行,彰显了他的仁爱之心。
颈联“事殊伯道儿宜有,行过王圭庙已先。”通过类比和对比,赞美张德惠如同古代圣贤一般,即使在世时并未留下太多显赫的事迹,但其行为已经超越了时间的限制,影响深远。这里将张德惠与伯道儿(古代以孝闻名的人物)及王圭(以清廉著称的官员)相提并论,强调了其道德品质的崇高。
尾联“满腹玄谈共谁语,九原归去访伊川。”表达了对张德惠的深切怀念。在他离开人世后,那些深奥的谈论与智慧的交流,似乎无处可寻。诗人想象着自己在九泉之下,能够与伊川(古代儒家学者集中的地方)的先贤们一同探讨学问,以此寄托对张德惠的敬仰与怀念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挽词深情地表达了对张德惠高尚品德与深远影响的赞美,以及对其逝世的哀悼与怀念。通过对比、类比等修辞手法,诗人成功地塑造了一位道德高尚、影响深远的古代贤者的形象。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海图屏风
海水无风时,波涛安悠悠。
鳞介无小大,遂性各沈浮。
突兀海底鳌,首冠三神丘。
钓网不能制,其来非一秋。
或者不量力,谓兹鳌可求。
赑屃牵不动,纶绝沈其钩。
一鳌既顿颔,诸鳌齐掉头。
白涛与黑浪,呼吸绕咽喉。
喷风激飞廉,鼓波怒阳侯。
鲸鲵得其便,张口欲吞舟。
万里无活鳞,百川多倒流。
遂使江汉水,朝宗意亦休。
苍然屏风上,此画良有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