惋彼篱下菊,粲粲晚始新。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言(bù yán)的意思:指不说话,保持沉默。
粲粲(càn càn)的意思:形容光彩照人,光辉耀眼。
短褐(duǎn hè)的意思:指短而褐色的衣服。形容穿着朴素、简陋。
多感(duō gǎn)的意思:形容人敏感多情,感触很深。
何足(hé zú)的意思:不值得一提,不值得一提的事物
荆榛(jīng zhēn)的意思:指荒芜荆棘丛生的地方,也用来比喻困难险阻的环境或情况。
枯槁(kū gǎo)的意思:指植物干枯,失去生机;也形容人体衰老,精神萎靡。
霜露(shuāng lù)的意思:霜和露是自然界的两种现象,霜指寒冷季节夜晚空气中的水汽结晶,露指早晨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液体。成语“霜露”比喻时机、机会或境遇。
远客(yuǎn kè)的意思:指远离家乡的人,特指离开家乡在外地寄居或旅行的人。
自多(zì duō)的意思:自我夸耀,自以为了不起。
- 注释
- 短褐:粗布衣。
不禦寒:无法抵挡严寒。
哀哉:可悲。
不言贫:从不言说自己的贫穷。
远客:远方的旅人。
多感:多愁善感。
况:更何况。
霜露晨:霜露满地的清晨。
惋彼:感叹那。
篱下菊:篱笆下的菊花。
粲粲:鲜明的样子。
晚始新:傍晚时分才刚刚盛开。
馀荣:剩下的荣光。
何足恃:有什么值得依赖。
枯槁:枯萎凋零。
同荆榛:如同荆棘丛生。
- 翻译
- 粗布衣无法抵挡严寒,可悲的是他从不言说自己的贫穷。
远方的旅人本来就多愁善感,更何况是在这霜露满地的清晨。
感叹篱笆下的菊花,傍晚时分才刚刚盛开。
剩下的荣光有什么值得依赖?枯萎凋零如同荆棘丛生。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感怀五首(其四)》。诗中,诗人通过自身的穿着简陋——“短褐不禦寒”,表达了生活的艰辛和贫困。他感叹道:“哀哉不言贫”,揭示了内心的无奈与沉默,暗示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辛酸。
接着,诗人进一步抒发对远方游子的共鸣:“远客自多感”,认为在外漂泊的人更容易触动情感,尤其是在这霜露满地的清晨,更添凄凉。他对篱笆下晚开的菊花表示惋惜,“惋彼篱下菊,粲粲晚始新”,菊花虽美,但因其开放得迟,似乎象征着自己的命运。
最后,诗人感慨万分:“馀荣何足恃,枯槁同荆榛”,意思是过去的荣耀已无法依赖,如今的生活如同荆棘丛生,枯槁无望。整首诗以个人的困顿生活为切入点,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