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闲(bù xián)的意思:不停歇;不休息;不懈怠
赤白(chì bái)的意思:形容事物非常明显、明白无误。
单于(chán yú)的意思:指匈奴的首领,也用来形容权势极大的人。
风绩(fēng jì)的意思:指人的声望和名誉。
贺兰(hè lán)的意思:指人们在争论或辩论的时候,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而不顾道义和公正。
门关(mén guān)的意思:指某个门户关闭或关闭的状态,也可以比喻关系疏远或不合。
蒲类(pú lèi)的意思:指草木的茂盛和繁荣。
然明(rán míng)的意思:明亮而清晰的意思。
投笔(tóu bǐ)的意思:放弃写作或从政的意愿,指辞去官职或停止写作。
闻道(wén dào)的意思:指通过听闻他人的道德品质、学识修养等方面的优点,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学识水平。
银黄(yín huáng)的意思:指银子和黄金,常用来形容财富或珍贵的东西。
玉门(yù mén)的意思:指宝贵的机会或重要的关口
指掌(zhǐ zhǎng)的意思:指掌意为指手掌,表示非常熟悉或了解。形容对某个事物或领域非常了解,掌握得很好。
咫尺(zhǐ chǐ)的意思:指距离非常近,形容事物或人之间的距离极短。
贺兰山(hè lán shān)的意思:指高山或山脉,也比喻困难或障碍。
蒲类海(pú lèi hǎi)的意思:指众多的蒲草和海水,形容数量极多或繁杂无边。
玉门关(yù mén guān)的意思:指边疆要塞,也用来比喻重要的关口。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的《寄夏州张中丞》。诗中以壮志豪情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为线索,描绘了一幅充满英雄气概的画面。
首句“然明风绩许谁攀”,以“然明”二字开篇,寓意光明与希望,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卓越功绩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含了对友人难以超越的感慨。接下来,“西断单于指掌间”一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将友人的军事才能比作能够轻易控制敌方首领,展现了其非凡的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
“投笔欲干蒲类海,如椽还湿贺兰山”两句,进一步展示了友人的雄心壮志和英勇事迹。投笔从戎,意在表明友人放弃文职,投身战场的决心;“干蒲类海”和“湿贺兰山”则分别用以形容友人在战场上勇往直前、不畏艰难的形象,以及其战斗之激烈和艰苦。
“蘘无赤白烽长偃,绶有银黄肘不闲”两句,通过对比,形象地描绘了友人在和平时期和战时的不同状态。和平时期,烽火不燃,象征着友人得以休养生息;而在战时,友人却始终忙碌,无法抽身,展现了其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与奉献。
最后,“闻道秦天犹咫尺,未须愁问玉门关”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和对未来的乐观期待。虽然友人可能面临遥远的边疆挑战,但诗人相信,只要友人坚守信念,终将克服一切困难,实现自己的理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辉煌成就的赞美和对其未来前景的展望,展现了深厚的情谊和对英雄主义精神的颂扬。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夜行乌桓道
夜行乌桓道,风寒野气白。
橐驼驾轻车,怒项不肯发。
马嘶欲人立,令我竖毛发。
四山无居人,明月照积雪。
时方甲兵收,未乾新战血。
况乃多盗贼,白昼闻杀越。
平生所经地,忧虞转恇怯。
我行岂不迟,心伤望京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