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归(bù guī)的意思:不返回;不回来
残年(cán nián)的意思:指人已经进入晚年,只剩下最后一点时间。
参决(cān jué)的意思:指参与较量或决策。
除书(chú shū)的意思:除去书籍或知识,指不读书或没有学问。
帝畿(dì jī)的意思:指帝王的领土或疆域。
金台(jīn tái)的意思:指皇帝的宝座,也用来比喻权力和地位。
梅花(méi huā)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才能在逆境中得以展现出来。
清朝(qīng cháo)的意思:指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存在于1644年至1912年间。
生客(shēng kè)的意思:指临时造访的客人,也指突然来访的客人。
庶政(shù zhèng)的意思:庶务政务。泛指政务。
铜雀(tóng què)的意思:指古代宫廷中的铜制乌鸦和雀鸟,用来装饰宫殿。比喻官员贪污受贿,沉迷享乐,不思进取,不忠于职守。
须参(xū cān)的意思:必须参加
依旧(yī jiù)的意思:依然如故,没有改变
主君(zhǔ jūn)的意思:指君主、国家的统治者。也用来比喻掌握实权、有支配地位的人。
- 注释
- 忆得:回忆起。
梅边:梅花盛开的地方。
载酒时:带着酒的时候。
主君:过去的主人。
春如生客:春天像陌生的客人。
至谁省:有谁察觉。
残年:晚年。
铜雀帐:铜雀台的帷帐。
存:留存。
仙似梦:如仙人般的梦境。
金台雁:金台上的鸿雁。
客沾衣:旅人感到悲伤。
清朝:清早的朝廷。
庶政:各种政务。
参决:参与裁决。
除书:贬谪文书。
出帝畿:从京城传出。
- 翻译
- 回忆起在梅花盛开时载酒共饮的日子,梅花依旧盛开,但人事已非。
春天像不速之客来临,又有谁能察觉?人已老去,岁月不再回归。
铜雀台的华丽帷帐仿佛还留有仙人的梦境,金台上的鸿雁飞来,让旅人感到凄凉。
清早的朝政需要裁决,但我担心贬谪文书会从京城传出。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诗人赵文所作的《哭文溪(其二)》。诗人以回忆起往昔在梅花盛开的时节与友人共饮的场景开篇,感叹物是人非,曾经的主人都已不在。接着,诗人借春天的到来和自己的衰老,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流逝。铜雀帐和金台雁的典故,暗示了友人的离世如同梦幻般虚无,而自己只能在接到远方消息时黯然神伤。最后,诗人担忧国家政务无人能决断,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尤其是害怕朝廷会下达不利于自己的命令从京城传出。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诗人对故友的怀念和对时局的关切。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登岱同伊仲平徐梧生榕生兄弟·其五
南下随涧流,路回涧忽避。
稍东蹴乱石,活活浅可揭。
陟冈见广坪,明灭石经字。
龙泉出其巅,下与涧水会。
洗成一片雪,渟滀有馀地。
临流听未餍,閒道蹑我至。
小庵便食宿,折补昨失睡。
梦魂在何峰,是处响湍濑。
重游戒坛潭柘二寺得诗六首示嘿园宰平因寄堇腴·其六
山好半在树,树多能作岚。
峰回磴随转,深翠藏龙潭。
潭小却不涸,酌之冽且甘。
孤亭近阳曦,就树藉草谈。
涧石谁留题,逼视得两三。
苏州与祭酒,前游曾并骖。
大梦先我醒,笑我还朝簪。
我心似潭水,世味孰足贪?
卒业幸放归,听泉终一庵。
二子实闻此,山灵为之监。
诗成急寄似,黄髯洞庭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