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夜过南渡桥》
《夜过南渡桥》全文
清 / 金兰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指点江路轻舟乘夜过。

一镫一语静,两岸月明多。

到处烽火潜行网罗

风声草木,数问夜如何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到处(dào chù)的意思:四处,各个地方

烽火(fēng huǒ)的意思:指战争或战乱时期,战火四起,烽烟弥漫的景象。

风声(fēng shēng)的意思:风声指的是风吹过的声音,也比喻传言、谣言等。

江路(jiāng lù)的意思:指江河的航道,也比喻人生道路。

两岸(liǎng àn)的意思:指海峡两岸,特指台湾海峡两岸的关系。

潜行(qián xíng)的意思:暗中行动,不引人注意地前进或进行活动。

轻舟(qīng zhōu)的意思:轻盈的船只,比喻行动迅速、敏捷。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网罗(wǎng luó)的意思:指广泛搜集、聚集、收集。

月明(yuè míng)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照耀的夜晚。

指点(zhǐ diǎn)的意思:给予指导或指引。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金兰贞的《夜过南渡桥》描绘了夜晚渡江的情景。首句“指点申江路”展现了诗人夜间行船时的指引与方向感,申江即上海黄浦江,暗含旅途的起点。接着,“轻舟乘夜过”描绘了舟行之轻快与夜色的深沉。

“一镫一语静”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夜晚的寂静,只有船夫摇动的灯笼和偶尔的低语打破这份宁静。“两岸月明多”则渲染了明亮的月光洒在江面和两岸,为画面增添了几分诗意和神秘感。

“到处皆烽火,潜行避网罗”暗示了战乱背景,诗人小心翼翼地避开可能的危险,烽火象征着战争烽烟,而“网罗”则隐喻敌人的监视或陷阱。最后两句“风声疑草木,数问夜如何”,通过风声与草木的动静,表现诗人内心的紧张与对时间流逝的焦虑,不断询问夜色何时才会消逝。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战乱中的一次夜间渡江经历,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个人的谨慎与坚韧。

作者介绍

金兰贞
朝代:清

金兰贞,字纫芳,嘉善人。平湖王丙丰室。有《绣佛楼诗钞》。
猜你喜欢

题素

何地无芳草,凄凄摇旅情。

学书心转拙,弹剑事难成。

竹月虚帘影,潭云乱水声。

所思劳远道,题素意分明。

(0)

过昭阳关

鬼斧削云根,神功栈石门。

圣朝纡左顾,天险限中原。

马足盘溪怯,人声落树喧。

艰难过九折,一望可销魂。

(0)

过清江

空江豁遐瞩,四照青芙蓉。

草木伤殊代,村墟剩战烽。

山光不隔雨,地转屡悬峰。

无限沧州意,凭栏羡鹤踪。

(0)

月夜与姚君作陆青章泛舟

姑苏春事艳阳天,楼阁家家柳浪连。

画舫按箫传内苑,石楼分水出花田。

烟埋碧瓦春初暖,月上芳堤夜正圆。

醉去不缘尊酒力,柔香吹过别人船。

(0)

闻罗曙云秋耕苦潦诗以慰之

寒溪同浦月,十里隔秋看。

诗意穷偏细,秋应定后宽。

水田时恐晚,山气夜先寒。

力食何多难,凄然念素飧。

(0)

题画竹

谁拂鹅溪写数枝,湘江秋水使人思。

疑真疑梦都非定,恍见空阶月冷时。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