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欲乞归未得一日蒙恩放归不胜欣喜涂中得十五首·其二》全文
- 注释
- 我:指代诗人自己。
病:疾病。
宜:适宜,适合。
投绂:辞职,放下官印。
去:离开职位。
君恩:皇上的恩典。
却许:却允许。
奉祠归:以奉祠官的身份归隐。
小人:谦称自己,地位不高的人。
报国:报效国家。
非无:并非没有。
志:志向。
正恐:只怕。
叨踰:过分承受,超越应有的。
触祸机:触动灾祸的根源。
- 翻译
- 我因病痛只适合离职归隐,承蒙皇恩允许我以奉祠官的身份退休。
我并非没有报效国家的心志,只是担心过于贪心反而触碰到灾祸的隐患。
-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吴芾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和个人的无奈。其中,“我病只宜投绂去”表达了诗人因病想回到家乡的愿望;“君恩却许奉祠归”则显示了皇帝恩准其回家的喜悦。接下来的两句“我非木石亦自知,正恐触犯天机”。这里,“小人报国非无志”表明诗人有报效国家的决心,而“正恐叨踞触祸机”则透露出他对于过分地涉足政事可能引起灾难的担忧。
总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古代士大夫在忠诚与个人安危之间所面临的矛盾,以及他们对皇恩的感激之情。通过这四句话,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和深沉的忧虑,同时也体现出了古代文人的修养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啸桐北上归,卧病沪渎,屡书来索诗,以纪当时之事,今春复申前约,距亡日仅浃旬耳二首·其二
无路排云叫九阍,天涯何处与招魂。
千秋公论归风汉,四海才人哭寝门。
斗酒只鸡追夙约,尺书双鲤剩春痕。
平生风义吾尤愧,一恸荒江昼欲昏。
以摄影心太平草庐图移写纸本·其二
天下万山祖,其名曰昆崙。
昆崙有南支,万里趋越门。
人生亦有祖,谁非黄炎孙?
归鸟思故林,落叶恋本根。
我从海上来,卜庐澹定村。
东望徵君山,吾祖祠墓存。
明夷兆谁筮,参军墓谁题?
呀呀朱鸟咮,郁郁冬青枝。
夜半雪压庐,重撰铜弦词。
赠莫生
海上原多不死药,此语传自秦汉间。
安知古语今始实,不死不在求神仙。
病原不死药之死,竞咎中医失医理。
由来官失学在夷,即今论药已如此。
多君卖药高韩康,专从海上搜神方。
瓶中海水尽甘露,不须更待神农尝。
五羊城头春草发,五羊城外春潮阔。
捣药仙禽啼海云,春风过处江山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