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夜 泊 宁 陵 宋 /韩 驹 汴 水 日 驰 三 百 里 ,扁 舟 东 下 更 开 帆 。旦 辞 杞 国 风 微 北 ,夜 泊 宁 陵 月 正 南 。老 树 挟 霜 鸣 窣 窣 ,寒 花 垂 露 落 毶 毶 。茫 然 不 悟 身 何 处 ,水 色 天 光 共 蔚 蓝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里(bǎi lǐ)的意思:表示距离很远,指非常遥远的地方。
扁舟(piān zhōu)的意思:指小巧轻便的船只,也用来比喻身世低微或贫寒的人。
不悟(bù wù)的意思:不理解或不明白
垂露(chuí lù)的意思:指善良慈祥的样子,形容人的品质高尚。
东下(dōng xià)的意思:指人往东南方向行动或下山。
国风(guó fēng)的意思:国家的风格和气质,代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特点和风貌。
寒花(hán huā)的意思:形容在严寒的冬天开放的花朵,比喻在艰苦困难的环境中表现出的坚强和顽强。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开帆(kāi fān)的意思:指船只张开帆,开始航行。比喻开始行动或展开事业。
茫然(máng rán)的意思:形容心神迷惘,不知所措。
然不(rán bù)的意思:表示肯定,不容置疑
三百(sān bǎi)的意思:指数量众多,形容数量或程度非常大。
色天(sè tiān)的意思:形容色彩绚丽多彩的天空。
水色(shuǐ sè)的意思:指水的颜色,也比喻某物的颜色清澈明亮。
天光(tiān guāng)的意思:指天空的光亮,也可引申为指天亮的时候。
蔚蓝(wèi lán)的意思:形容天空或海洋的颜色非常蓝,色彩明亮。
月正(yuè zhèng)的意思:指月亮正圆的时候。
- 注释
- 宁陵:今河南宁陵县。
汴水:即汴河,在今河南境内,流入黄河。
扁舟:小船。
旦辞:清晨辞别。
杞国:古国名,今河南杞县。
窣窣:象声词。
形容细小的声音。
寒花:寒冷时节开放的花。
多指菊花。
垂露:露珠下滴。
毵毵:细长的样子。
亦作“毶毶”。
茫然:犹惘然。
失意的样子。
不悟:不知道。
- 翻译
- 汴水奔流,日驰三百里,我的船儿向东顺流而下,还张起了白帆。
清晨时离开杞国,刮着微微的北风;晚上泊舟宁陵,月亮正照着南边的舷窗。
一棵老树满带着清霜,凉风吹来,窣窣作响;花儿上凝聚着寒露,慢慢滴落,连绵不断。
我只觉得心中一片茫然,不知道身在何处,眼前的水色与天光都是蔚蓝。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韩驹乘坐小船沿汴水东下的情景。首句"汴水日驰三百里,扁舟东下便开帆"展现了水流之急和行船的轻快。接着,"旦辞杞国风微北,夜泊宁陵月正南"通过时间的变化,描述了旅程中的昼夜交替,以及方向感的微妙变化。
"老树挟霜鸣窣窣,寒花垂露落毵毵"两句,运用拟声词和细节描写,形象地刻画了秋夜的静谧与凄清,老树在寒霜中发出瑟瑟声响,而冷露滴落在寒花上,声音细微而清晰。最后,"茫然不悟身何处,水色天光共蔚蓝"以诗人内心的迷茫和对周围环境的融合,表达了他沉浸在旅途景色中的深深感触,水天一色,令人心旷神怡。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诗人的情感流露,展现了宋代文人旅途中的孤寂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元守重阳和韵
空樽独把送斜阳,九日何忧酒中伤。
客里吟情尤寞寞,梦中归意亦茫茫。
枫飘丹叶随流水,菊吐黄花犯早霜。
惟有坚心松柏在,四时不改色苍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