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碑石(bēi shí)的意思:指具有历史、纪念或象征意义的石碑。
楚声(chǔ shēng)的意思:楚国的声音,指楚国的声威和名誉。
当时(dàng shí)的意思:表示发生在过去某个特定时间的事情。
独立(dú lì)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不依赖于他人或其他事物,能够自主进行活动或决策。
故情(gù qíng)的意思:指旧时的情感、旧日的情怀。形容对过去的事情或人情的怀念和思念之情。
时若(shí ruò)的意思:指时间像流水一样,转瞬即逝。
嵩山(sōng shān)的意思:比喻人或事物在某个领域中地位崇高、无可撼动。
题名(tí míng)的意思:指为了表彰某人或某物的优秀之处而给予荣誉的名字或称号。
巍然(wēi rán)的意思:形容高大、威严的样子。
阳春(yáng chūn)的意思:指朴素、朴实无华,没有修饰的样子。
一到(yí dào)的意思:指一到某个时刻或某个地方,某种情况就发生或就出现了。
中原(zhōng yuán)的意思:指中国北方地区的中心,也泛指中心地带。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谢榛所作的《嵩阳书院观碑忆李宪副元树(其一)》。诗中以嵩山为背景,通过观碑回忆起一位名为李宪副元树的人物,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之情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感慨。
首句“一到嵩山感故情”,点明了地点与情感基调,嵩山作为中国著名的文化圣地,自然引发了诗人对往事的深深怀念。接着,“巍然碑石见题名”描绘出碑石高耸、镌刻着名字的场景,既展现了碑文的庄重与历史的沉淀,也暗示了李宪副元树曾经在这里留下了足迹。
“当时若赋阳春调,独立中原和楚声”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和想象。将“阳春调”比作温暖明媚的春天,象征着美好的时光与和谐的氛围;而“和楚声”则暗指与不同声音的融合,寓意着李宪副元树在历史长河中的独特地位与影响。这两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李宪副元树才华与人格的赞美,也寄托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嵩山、碑石、历史人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深情回顾与感慨,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怀旧主题,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深刻理解和敬仰的情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