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涩烛无光,蟋蟀鸣床下。
《夜夜曲》全文
- 鉴赏
这首《夜夜曲》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凄清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首句“月涩烛无光”,以“涩”字形容月色暗淡,暗示时间已至深夜,月光不再明亮,连烛火也失去了光芒,营造出一种昏暗、静谧的氛围。接着,“蟋蟀鸣床下”,借蟋蟀的叫声,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孤独感,仿佛在诉说着无人倾听的心事。
“夜半绣衾寒”一句,将情感推向高潮。深夜时分,主人公拥着绣花被褥,却感到阵阵寒意,不仅是因为季节的转变,更是内心深处的孤寂与哀伤所致。这里的“寒”字,既指身体上的寒冷,也暗喻心灵的寂寞与凄凉。
最后,“霜落鸳鸯瓦”以自然景象作结,形象地描绘了屋檐上霜花覆盖的情景,如同鸳鸯瓦上落满了霜雪,既是对环境的静态描写,也是对主人公心境的一种隐喻。霜花的冰冷与孤独,与主人公的情感相呼应,强化了整首诗的悲凉氛围。
综上所述,《夜夜曲》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构建了一个深秋夜晚的凄美场景,表达了主人公在孤独夜晚中的深深哀愁与无奈。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拟古诗三十首·其二十七范彦龙云
昔者尹与邢,磬折服中心。
何必定相妒,等是侍裯衾。
北海蒙知初,南皮被恩深。
遭逢都大同,光仪独可钦。
梧桐岂散木,凤皇非凡禽。
将托萋菶枝,必有雍喈音。
余独何为者,滥竽集泮林。
愿言企良觌,省闼隔沉沉。
登四面云山亭子恭赋皇祖山高先得月之句
峻岭切云汉,孤亭俯渤瀛。
冰轮才涌出,玉砌早光明。
培塿难为障,姮娥若可迎。
有林皆一桂,无界不三清。
盈手寒何碍,流睎魄倍晶。
兔原龙塞物,鹿作羽衣声。
谷口犹灯火,河边辨畛营。
万方归朗照,辞见圣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