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扁舟(piān zhōu)的意思:指小巧轻便的船只,也用来比喻身世低微或贫寒的人。
长空(cháng kōng)的意思:指天空辽阔广袤,没有边际的样子。
垂发(chuí fà)的意思:指头发垂下来,形容极度疲倦、疲劳的样子。
垂垂(chuí chuí)的意思:形容时间的流逝或年龄的增长。
关山(guān shān)的意思:指困难重重的局面或艰险险阻的环境。
何堪(hé kān)的意思:形容遭遇困境或不幸时,感到无法承受或难以忍受。
寄托(jì tuō)的意思:寄托指将情感、希望、思想等寄托在某个对象或事物上,把内心的愿望寄托于外物之上。
江回(jiāng huí)的意思:指江水回流,比喻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又回到原点,循环往复。
飘飖(piāo yáo)的意思:形容物体在空中飘荡摇摆。
飒沓(sà tà)的意思:形容声音洪亮、有节奏,连续不断。
无寄(wú jì)的意思:没有寄托,没有依靠。
虚壑(xū hè)的意思:形容山谷深幽,幽静而空旷。
杨柳(yáng liǔ)的意思:杨柳是指杨树和柳树,用来形容柔软、婉约的女子。
一笛(yī dí)的意思:形容音乐美妙动听。
渔翁(yú wēng)的意思:指人生事业或利益的得失变化无常,有时候损失也能转化为收益。
泽国(zé guó)的意思:形容国家富饶兴盛,人民安居乐业。
- 鉴赏
这首《闻笛》由明代诗人朱应登所作,描绘了诗人听到笛声时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
首句“杨柳垂垂发”,以杨柳的生长之态开篇,暗示季节的更替或生命的萌动,为全诗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接着,“何堪一笛风”一句,直接点出主题——笛声,同时也表达了面对笛声时内心的难以承受之重,仿佛这笛声触动了某种深藏的情感。
“飘飖振虚壑,飒沓入长空”两句,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展现了笛声在空旷山谷中回荡,随后又逐渐融入辽阔天空的过程。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无形的笛声赋予了生命力,使之在空间中自由穿梭,既表现了声音的穿透力,也寓意着情感的传递和扩散。
“月暗关山迥,江回泽国穷”则进一步深化了环境的描写,将听者置于一个更加幽静、遥远的空间之中。月色暗淡,关山远隔,江水回旋,泽国尽头,这样的景象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迷茫。
最后,“扁舟无寄托,万里奈渔翁”两句,将个人的情感与广阔的自然景观相结合,表达了诗人面对广阔世界时的无力感和对归宿的渴望。扁舟象征着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而“无寄托”则直抒胸臆,道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在这样的背景下,即使是万里之外的渔翁,也可能找到了心灵的慰藉,反衬出诗人自身的孤独与无助。
整体而言,这首《闻笛》通过对笛声及其引发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诗人内心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一幅充满哲思与情感深度的画面,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诗人对生命、自然与自我存在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赋渊明归来图送致仕者
苍苍庐山阳,渺渺彭蠡东。
依依柴桑里,矫矫靖节翁。
聊为三径资,出宰古县中。
折腰未为辱,自眷菊与松。
幡然赋归来,高眠北窗风。
素琴既无弦,尊酒亦屡空。
篮舆入净社,植杖随春农。
逍遥有真乐,畴能继其踪。
君生千载后,出处慎初终。
解印返故山,栖此环堵宫。
作图励薄俗,相与传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