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世(bǎi shì)的意思:百世意为百代,表示永恒、久远。
虫蠹(chóng dù)的意思:指蛀虫啃咬木材,比喻内部腐朽、道德败坏。
大朴(dà piáo)的意思:形容人的性格朴实、真诚,不做作。
雕虫(diāo chóng)的意思:形容过分追求琐细小事,而忽略大局。
复作(fù zuò)的意思:指一个人多次犯错、犯错误重复不断。
讵能(jù néng)的意思:表示事物或人的能力非常有限,不能胜任某项任务或达到某种要求。
礼乐(lǐ yuè)的意思:礼乐是指传统的礼仪和音乐。它代表了古代中国人重视礼仪和音乐的文化传统。
尼父(ní fù)的意思:指对别人的父亲不敬,不尊重。
人纪(rén jì)的意思:指人们在言行举止上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沈沦(shěn lún)的意思:沉没、陷入困境
圣道(shèng dào)的意思:指高尚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
天真(tiān zhēn)的意思:形容人心地纯洁,不加掩饰,不存心机。
迢迢(tiáo tiáo)的意思:形容路途遥远或心思思念的样子。
王风(wáng fēng)的意思:指古代君王的风度和风范。
-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陶宗仪所作的《拟古用陆国隐韵三首》中的第三首。它以历史变迁为背景,表达了对周朝衰落和秦朝狂乱时期社会道德沦丧的忧虑。"王风萎衰周,人纪坏狂秦"描绘了周朝风气的衰退和秦朝统治下的混乱,暗示了礼乐制度的崩溃。"大朴变哇淫,雕虫蠹天真"进一步揭示了淳朴之风被歪曲,文学艺术沦为琐碎,伤害了原始的纯真。"迢迢百世下,礼乐就沈沦"强调了这种衰败延续了很长时间,礼乐文明深陷沉沦。最后两句"尼父不复作,圣道讵能新","尼父"指孔子,表达了诗人对于儒家圣人之道不再复兴的深深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语言凝练,反映了作者对古代文明衰落的深刻反思和对理想社会秩序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楚州阻水涨怀汪信民吕居仁二士四言
大江北理,长淮西逝。厥隩射阳,城邑岳峙。
凿渠而漕,首淮江尾。舳舻岢峨,连樯千里。
青雀翩翩,彩虹嶷嶷。梁局舟蹐,限兹潢水。
昔我至止,得二国士。箪瓢相乐,汪吕氏子。
于今几年,乖隔生死。梗泛萍飘,乃复于此。
菱花净吐,鹭羽徐起。如欲我留,盼睐以喜。
俯仰山川,感念成毁。一瞬千古,寓非予耻。
昼卧偶成用前韵
我如边孝先,性爱日昼眠。
眠眠曷能寐,愁思如涌泉。
东风穆穆和,午影迟迟延。
忧多首自旋,犹如瞰面渊。
人皆喜春色,而我今犹然。
叱奴启南窗,攲枕望青天。
浮云来飘飘,飞鸟去还还。
望眼无穷极,移卧窗之前。
焉能梦栩栩,徒自腹便便。
悠思慕范蠡,心形得两捐。
轻舟泛五湖,短棹鼓清涟。
规矩不我制,所意成方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