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发(bái fà)的意思:指白色的头发,也用来形容年老。
闭户(bì hù)的意思:指关闭房门不出去,比喻不与外界接触,不愿与人交往。
乘槎(chéng chá)的意思:乘槎是指乘坐木筏或木船过河,比喻借助他人或外力以达到目的。
城隅(chéng yú)的意思:指被困在城墙角落的人,比喻处境困难,无法脱身。
踟蹰(chí chú)的意思:犹豫不决,迟疑不定
春归(chūn guī)的意思:春天回来了。
京洛(jīng luò)的意思:指京都和洛阳两个古代重要的都城。
末暮(mò mù)的意思:指人到了晚年,临近生命的尽头。
且复(qiě fù)的意思:表示某种情况或状态尚未结束,还会继续发展或变化。
山川(shān chuān)的意思:山川指的是山和河流,代表着自然景观。
生白(shēng bái)的意思:指人刻意装作不懂或不知道,故意掩饰自己的知识或能力。
世事(shì shì)的意思:指世间的事情、事物。
水容(shuǐ róng)的意思:指人的容貌或气质像水一样清澈、纯净。
天末(tiān mò)的意思:指天空的尽头或边际。
物态(wù tài)的意思:指事物的状态或形态。
呜呼(wū hū)的意思:表示悲伤、叹息、哀悼之情。
逍遥(xiāo yáo)的意思:形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无所羁绊。
野外(yě wài)的意思:指在户外、田野或野外进行活动或工作。
一何(yī hé)的意思:表示程度或数量之大,常用于修饰形容词或动词。
雨濡(yǔ rú)的意思:雨水滋润植物,比喻教诲、熏陶。
- 注释
- 闭户:关门。
生:增添。
白发:白发。
逍遥:悠闲。
步:漫步。
城隅:城边角。
野外:野外。
晴林:晴朗的树林。
暮云:傍晚的云彩。
水容:水面。
澹:淡。
春归:春光离去。
草色:草色。
雨濡:因雨湿润。
物态:万物状态。
纷如昨:依旧如昨日。
世事:世间事。
再呜呼:再次感叹。
京洛:京都洛阳。
了在眼:近在眼前。
山川:山水。
一何:多么。
迂:曲折。
乘槎:乘坐木筏。
未办:还未实现。
小踟蹰:小小徘徊。
- 翻译
- 关上门独自添白发,悠闲漫步城边角。
野外晴朗的树林满目,天边傍晚的云彩孤单。
水面映照着春光淡去,草色因雨显得湿润。
万物依旧如昨日,世间人事又感叹。
京都洛阳近在眼前,山水道路多么曲折。
乘坐木筏出海的计划还未实现,暂且小小徘徊。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述怀》,描绘了作者闭门独处时的内心感受和对外部环境的观察。首句“闭户生白发”表达了诗人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岁月沧桑的无奈。接下来,“逍遥步城隅”展现了诗人闲适漫步的状态,尽管孤独,却仍保持着超然的态度。
“野外晴林满,天末暮云孤”两句,通过描绘晴朗的野外和孤独的暮云,形成鲜明对比,寓含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远方的向往。春水“水容澹春归”,草色“草色带雨濡”,这些自然景象暗示着春天的到来和生活的平淡。
“物态纷如昨,世事再呜呼”一句,诗人感叹世事变迁,人事如梦,流露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叹息。接下来,“京洛了在眼,山川一何迂”表达了诗人对京都洛阳的遥望,感叹路途遥远,人生道路曲折。
最后两句“乘槎莽未办,且复小踟蹰”中,“乘槎”象征着远行或寻求改变的愿望,但诗人暂时未能实现,只能“小踟蹰”,即稍作停留,表达了他对未来的迷茫和犹豫。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陈与义在动荡时局中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黄子吉同人诏起西粤左辖过访小园时□蜀交警获读子吉滇黔纪略及行间文檄乃北望稽首而呼万岁圣天子故剑之求不在一西粤也子吉索诗为别因赋二律以壮其行为异日凌烟阁中左券·其一
忆别遥惊十六秋,片帆斜日到林丘。
麟符犀佩平原驾,绿酒青山谢眺楼。
授钺伫看新制帅,拊髀原属旧诸侯。
知君夜夜闻鸡舞,蚤向东西借箸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