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臣节(chén jié)的意思:忠诚的节操和品德。
风雷(fēng léi)的意思:风雷指的是风和雷,用来形容声势浩大、威力惊人的景象或行动。
河湟(hé huáng)的意思:河湟是指黄河和湟水的合称,也用来比喻边疆地区。
节钺(jié yuè)的意思:指节制权力,不滥用职权。也可以用来形容严肃正直,不徇私情。
经略(jīng lüè)的意思:经营和统治辖区
九天(jiǔ tiān)的意思:形容程度极高,超出一般范围的事物或人。
军容(jūn róng)的意思:指军队的容貌和仪表,也泛指军队的整体形象。
铙歌(náo gē)的意思:形容喧闹热闹的场面或声音。
日月(rì yuè)的意思:指时间的长久或长远,也可表示情感的深厚或事物的永恒。
天开(tiān kāi)的意思:指天地开阔,形势豁然开朗。
玺书(xǐ shū)的意思:指皇帝所写的诏书或命令。
行歌(xíng gē)的意思:指行走时唱歌,形容心情愉悦,无忧无虑。
营平(yíng píng)的意思:指军营平安无事,也用于比喻平安无事。
元臣(yuán chén)的意思:元臣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元”指代元朝,表示朝代的名称,“臣”指代朝廷的官员或臣子。整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在元朝担任官职的臣子。
折冲(zhé chōng)的意思:指为了达到某个目的而冒着危险、费力气,不顾困难和牺牲。
祖席(zǔ xí)的意思:指祖辈的座位,也比喻前人的地位或位置。
组练(zǔ liàn)的意思:指集体训练或合作练习。
-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董其昌所作,名为《赠郑范溪大司马行边》。诗中描绘了大司马郑范溪出征边疆的壮丽场景与英勇事迹。
首联“元臣节钺九天开,经略勋猷亦壮哉”赞颂郑范溪作为朝廷重臣,手持象征权力的节钺,其在边疆的军事策略和功勋卓著,彰显了其非凡的勇气与智慧。
颔联“组练秋飞辉日月,玺书朝启役风雷”进一步描绘了郑范溪率领军队出征时的壮观景象。组练,指精良的军队装备;“秋飞”形容军队行动迅速如秋风扫落叶,辉日月则表现其光芒四射,显赫无比。玺书,皇帝的诏令;“朝启役风雷”则比喻郑范溪的命令如同风雷一般迅速而有力地执行,显示出其决策的高效与威严。
颈联“行歌汉垒军容变,声到河湟虏气摧”描述了郑范溪在行军途中,不仅改变了汉军的阵型布局,更是在河湟地区震慑了敌军,使其士气崩溃。行歌,即边走边唱,此处暗含郑范溪自信从容的态度;“军容变”则表明其军事策略的灵活多变;“虏气摧”则直接点明了敌军的溃败。
尾联“敢以铙歌酬祖席,营平故是折冲才”表达了对郑范溪的敬意与赞美。以铙歌(古代军乐)来酬答祖宗的宴席,意味着郑范溪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将领,也是一位能够传承并发扬光大祖宗荣耀的人。营平,这里借指郑范溪的军事才能,折冲,即挫败敌军,显示出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战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高度的赞誉,展现了郑范溪作为大司马在边疆战场上的英勇形象和卓越成就,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其军事才能的高度评价与敬仰。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