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台(bái tái)的意思:指人的容貌白皙而美丽。
冰消(bīng xiāo)的意思:冰消指冰融化消失,比喻事物消除或解决。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吹角(chuī jiǎo)的意思:夸大自己的能力或成就,吹嘘自己。
打毬(dǎ qiú)的意思:打毬是指古代一种球类运动,现在泛指打球。
汉儿(hàn ér)的意思:指勇敢、刚强的男子。
会猎(huì liè)的意思:指人善于打猎,也比喻人善于察觉和追求机会。
六角(liù jiǎo)的意思:指事物有六个角或六个面,形状六边形。
龙堆(lóng duī)的意思:指龙的堆积,形容众多的龙聚集在一起。
青冢(qīng zhǒng)的意思: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
牙帐(yá zhàng)的意思:指战争中的军队,特指由士兵自备食物带入战场的情况。
诸王(zhū wáng)的意思:指众多的王侯或各种权贵。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边疆地区的景象与生活,充满了浓厚的边塞风情。首句“草长迷青冢,冰消见白台”以青冢和白台为背景,通过草长与冰消的自然变化,营造出边塞特有的荒凉与壮阔之感。青冢可能是指古代帝王或名人的墓冢,而白台则可能是某种地标性建筑,两者在自然的变化中显得更加神秘与庄重。
接着,“汉儿吹角去,羌女打毬来”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边塞地区不同民族的生活场景。汉儿(汉族人)吹响号角,可能是在进行军事训练或巡逻,而羌女(羌族女性)则参与打毬活动,展现出边疆地区和平共处、文化交融的一面。这种对比不仅丰富了画面,也体现了作者对边疆和谐共存的向往。
“牙帐山山卓,雕旗处处开”描绘了边防军营的壮观景象。牙帐是古代北方民族用于驻扎的帐篷,这里用来形容军营,显示出边防的严阵以待。而“雕旗”则是装饰有雕饰图案的旗帜,代表着军队的威严与荣耀,处处展开的雕旗更增添了战场的肃穆氛围。
最后,“诸王分六角,会猎向龙堆”点明了边疆地区存在多个政权或部落,他们可能在进行某种形式的联合狩猎或军事演练。龙堆可能是指沙漠中的沙丘,这里用作狩猎或军事演习的地点,既展示了边疆的辽阔与险峻,也暗示了边防的紧张局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边疆地区的自然风光、民族生活、军事场景以及政治格局,既富有画面感,又蕴含深意,展现了作者对边疆独特魅力的深刻理解与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吴廷端太守山水障
苍山突起浮云中,湖光百顷磨青铜。
底须饱看卧游录,入眼已觉红尘空。
何人卜筑依山住,一任飞云挂庭树。
下瞰澄江小作亭,正据溪山最佳处。
柴扉昼掩呼未开,石墙夜雨生莓苔。
门前有客问奇字,短棹自携春酒来。
对岸溪桥大於凳,寒潮渐啮沙头径。
农家地僻少通车,僧舍楼高屡闻磬。
村舂有粟爨有薪,忘机鱼鸟相情亲。
山林岂博钟鼎贵,优游最爱渔樵人。
竹鹤老翁今已矣,半幅生绡映窗几。
风致公然似歙西,归兴萧萧隔千里。
练水屏山今所无,故乡之乐不可孤。
相期岁晚结新社,饱玩天开真画图。
《题吴廷端太守山水障》【明·程敏政】苍山突起浮云中,湖光百顷磨青铜。底须饱看卧游录,入眼已觉红尘空。何人卜筑依山住,一任飞云挂庭树。下瞰澄江小作亭,正据溪山最佳处。柴扉昼掩呼未开,石墙夜雨生莓苔。门前有客问奇字,短棹自携春酒来。对岸溪桥大於凳,寒潮渐啮沙头径。农家地僻少通车,僧舍楼高屡闻磬。村舂有粟爨有薪,忘机鱼鸟相情亲。山林岂博钟鼎贵,优游最爱渔樵人。竹鹤老翁今已矣,半幅生绡映窗几。风致公然似歙西,归兴萧萧隔千里。练水屏山今所无,故乡之乐不可孤。相期岁晚结新社,饱玩天开真画图。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47167c6f01346690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