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半头(bàn tóu)的意思:指事物不完整,只有一半或部分。
鬓垂(bìn chuí)的意思:形容年老的人头发白了,垂在脸颊两旁。
不肯(bù kěn)的意思:不愿意,不肯接受或执行某种要求或建议。
改变(gǎi biàn)的意思:改变指的是事物状态或形态的转变,从原先的状态或形态变成不同的状态或形态。
黑白(hēi bái)的意思:指非黑即白,没有中间地带;指非对立即正反,没有模糊之处。
加添(jiā tiān)的意思:增加,补充
旧容(jiù róng)的意思:指人的容貌衰老,不再年轻美丽。
老气(lǎo qì)的意思:形容言谈举止、服饰装扮过于古板、陈旧,不符合时代潮流。
明镜(míng jìng)的意思:明亮的镜子,比喻能够真实地反映事物本质的事物。
气味(qì wèi)的意思:指早起学习或工作,形容人勤奋向上的精神状态。
容仪(róng yí)的意思:形容外貌端庄美丽,仪态优雅。
霜毛(shuāng máo)的意思:霜毛是指寒冷的天气中,植物上结霜的细毛。比喻事物的状态或形象像霜毛一样,非常冷冽、明显。
无过(wú guò)的意思:没有过错,没有过失
- 注释
- 雪发:指白色的头发,象征年老。
霜毛:也指白发。
鬓:两颊靠近耳朵的头发。
加添:增加。
老气味:老年人的气息,指衰老的迹象。
改变旧容仪:外貌发生了变化,不再年轻。
不肯:不愿意。
长如漆:形容头发乌黑浓密。
无过:没有过错,这里指无法避免。
总作丝:比喻头发变白,像丝线一样。
明镜里:镜子中。
黑白半头时:头发一半黑一半白,形容人到中老年,头发开始变白。
- 翻译
- 白色的头发随着梳子纷纷掉落,霜一般的白发环绕在耳边下垂。
增添了老年的气息,改变了我原来的面貌。
它不愿永远像漆那样黑亮,终究只能变得像丝一样苍白。
最讨厌的是明镜中,看到自己半头黑半头白的时候。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衰老过程中白发渐长的感受和无奈。"雪发随梳落,霜毛绕鬓垂"形象地表达了头发如同冬天的雪和霜一样逐渐变白,覆盖在鬓角,显露出年华老去的痕迹。
接着,“加添老气味,改变旧容仪”则是说随着白发的增多,人的气质和外貌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变得更为沧桑。诗人通过“不肯长如漆,无过总作丝”表达了一种对抗老去的无奈心理,即便头发不愿像漆一样坚硬,但终究还是会变成柔软的白丝。
最后,“最憎明镜里,黑白半头时”则是诗人面对镜中自己的真实写照,看到一头半白的自己,无法接受这种老化带来的变化,所以说“最憎”。
整首诗通过对白发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衰老、生命流逝的感慨和哲理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行路难
人生动与衣食关,百年役役谁为閒。
四时睡足鞍马上,去岁钱塘今长安。
车愁羊肠夜险折,船畏人鲊晨惊湍。
九州一身恨自惜,使我颜色常鲜欢。
天地一气成万象,融即是江结是山。
再愿洪垆泻融结,万世更无行路难。
自黄州至巴河游灵岩寺观孙仲谋刑马坛相传权于此刑马祀江神遂提师伐寿春云
乔木隔尘埃,华堂敞深僻。
人静好鸟鸣,睡馀疏雨滴。
悲愁感萧瑟,吊古披荒寂。
尚溯紫髯翁,誓师沉马璧。
光山谣
舣舟淮南望新息,天遣清淮限南北。
崎岖细路入光山,野色苍凉秋日白。
八月穫稻田无水,蚱蜢群飞稻乾死。
危桥绝涧闻水声,喧喧汲水争瓶罂。
昏昏落日衔远山,鸟啼车辙未得閒。
县公吴生我世旧,为我烹羊酤斗酒。
灯前醉饱纷就眠,五更开门星满天。
长年他乡心惘然,远途辛勤难具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