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其二杜预》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长历(cháng lì)的意思:长时间的历史或经历
春秋(chūn qiū)的意思:指时间的流逝、岁月的更迭。
东南(dōng nán)的意思:指东南方向。
高阁(gāo gé)的意思:形容地位高,权力大,或者形容人远离尘嚣,生活清净。
钩陈(gōu chén)的意思:指把问题或事件的关键点或要害点揭示出来。
黄色(huáng sè)的意思:指色彩中带有黄色的。
旄头(máo tóu)的意思:指旗帜的顶端,也泛指旗帜。用来形容人的威风和威严。
孟春(mèng chūn)的意思:指春天的开始,也可指春天的第一个月。
频年(pín nián)的意思:频繁地、屡次地、连年地
填淤(tián yū)的意思:指填埋和清除淤泥,比喻整治社会秩序或整顿组织机构。
- 翻译
- 旄头两次照亮了北斗星,每年春天黄色的光芒频繁出现。
经历了春秋两代的辉煌,东南地区因为淤泥堆积而土地肥沃。
- 注释
- 旄头:古代天文中的北斗七星之一,象征帝王或国家。
茀钩陈:古代星宿名,北斗七星之一。
频年:连续多年。
孟春:春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正月。
长历:长久的历史。
春秋:指历史上的春秋时期。
高阁:指朝廷或高位。
东南填淤:东南地区地势低洼,积水淤积。
肥民:使土地肥沃,有利于百姓生活。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诗人陈普的《咏史(其二)》,以历史典故为题材,通过描绘“旄头”(古代星象,象征战争)两次出现在黄道(古人认为与天子气运相关)和“斗孟春”(春季北斗七星之一),暗示了战乱频仍的时局。"长历春秋两高阁"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朝廷决策高层,这里暗指朝政更迭频繁。最后,“东南填淤正肥民”则描绘出战乱导致的民生凋敝,人民生活困苦,土地荒废,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疾苦的关注和对社会动荡的忧虑。
整首诗以历史隐喻的方式,寓言式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刻洞察和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